今年7月,第十三届世界合唱比赛冠军赛第一阶段比赛在新西兰奥克兰落下帷幕。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一举摘得情景民谣组和成人混声组两项金奖。该团于1995年创办,孟超美是常任指挥,带领合唱团多次参加国际比赛,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的艺术才华和青春风采。
组建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
走出校园参加国际比赛
孟超美年轻时加入吉林省大安县文工团,表演吉剧、二人转。当时,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传统戏曲生存艰难,她决定去学习新的表演技巧,考入了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在那里,她接受了歌唱艺术和音乐教学的专业训练。1987年,大学毕业后,她通过考核入职南开大学,开始了音乐教学生涯。
1995年夏天,南开大学将举办毕业晚会,校领导提出要演唱《南开校歌》,并在全校普及、传唱。原本打算邀请校外高水平合唱团前来表演,但孟超美觉得,校外人员演唱水平虽高,却很难与学生们产生情感共鸣,既然要普及和传唱校歌,为什么不让学生们自己合唱呢?在她的提议下,从大一学生中抽调了60人组建合唱团,经过几天的培训,这支被戏称为“靠抓阄凑成的合唱团”,在毕业晚会上演唱了《南开校歌》和《毕业歌》,圆满完成了演出。
新学期开始后,合唱团的几名骨干学生来找孟超美:“老师,我们非常喜欢唱歌,您能否抽点儿时间,继续教我们唱歌?”孟超美欣然同意。随后,在学校团委的支持下,1995年9月,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正式成立。
孟超美组织学生排练,但很快便有了危机感——学生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接受能力都非常强,一点就透,而她自己的音乐修养和指挥技巧都有待提升。她申请并获得了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班进修的机会。在那里,她接触到了更多的合唱知识,学到了更专业的指挥技巧。她边进修,边回来指导学生们排练,一年后,在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举办了首次专场音乐会。
1998年,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在孟超美的带领下走出校园,到北京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这次参赛不仅是对合唱团实力的一次检验,也是他们展示自己的宝贵机会。
合唱团的参赛过程充满挑战。比赛中他们表现出色,得到了国内、国际评委的肯定,称赞他们歌唱的声音非常纯净和谐,音乐的表现非常纯朴真挚。最终,合唱团荣获赛事最高奖——演唱奖。
2001年,经中国合唱协会推荐,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参加了在意大利举办的第三届格拉多国际合唱节。他们最初想参加B组比赛,但组委会通过音频评审,建议他们报名参加更具挑战性的A组比赛(三个组别12首歌,全部要求是无伴奏作品)。首场比赛,由于初登国际舞台,经验不足,大家非常紧张,第一首歌用音叉找完音后,没有哼唱出声,再次哼唱时,音准出了问题,整首歌低了半个音。好在之后的作品快速调整过来,而且一场比一场表现优异,最终获得了三项金奖。这次比赛为他们参加合唱奥林匹克比赛铺平了道路,获得了直接进入冠军赛的入场券。
以合唱这种艺术形式
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合唱奥林匹克比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合唱比赛,每两年举办一届,2000年第一届比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合唱团。这个比赛有一个特殊的门槛——只有在其他小型国际比赛中获得过金奖的团队,才有资格直接进入冠军赛,获胜者可以享受升国旗、奏国歌的荣誉。
为了准备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办的第二届合唱奥林匹克比赛,孟超美与合唱团的另外几位老师多次开会,推翻了好几套创作构想和方案,最后决定参加三个组别的角逐,其中一项是“有表演的民谣合唱”,并开创性地选择了以京剧为演唱素材。
他们邀请天津京剧界、作曲界的几位老师一起商讨,将京剧元素融入合唱中,创作了一首名为《盛世梨园情》的作品。经过两个月的排练,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合唱奥林匹克比赛的舞台上,惊艳了全世界。当宣布获奖结果时,合唱团成员们都激动得不能自已,他们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国旗因为他们而升起。
在国际比赛中,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展示了实力,也见识到了国外合唱团的高水平。大家都认识到,要在音乐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新。中国合唱的音乐创作起步较晚,优秀作品不多,五声调式的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在旋律与和声处理上有很大不同,这些都是参加国际比赛需要注意的问题。
孟超美觉得,合唱团应该立足本土,挖掘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有责任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民间故事和爱国情怀通过音乐传达给世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创作表演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如《盛世梨园情》《天地太极》《哪吒闹海》《霸王别姬》《花木兰》《精忠报国》等,每次演出都有新的创意和表现。
比如《盛世梨园情》,以戏曲成熟的唱腔旋律为主,用和声烘托气势;在《哪吒闹海》中,则注重合唱的意识,创作出一些适合合唱演绎的复调;到了《霸王别姬》,开始大胆地将美声花腔与中国京剧结合,用人声来演绎京剧中的打击乐部分,增加合唱的表现力。这些创新,都在世界合唱比赛中得到了验证,获得了好评。
他们邀请专业老师教授京剧舞台身段、化妆技巧,确保合唱团成员们在舞台上能够精准传达京剧的韵味。在《花木兰》的编排中,以原著《木兰辞》为基础,增加了木兰替父从军前小女子的活泼可爱和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以二人转为音乐元素创作的《点兵调》,得益于孟超美的民间戏曲功底,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各种比赛、交流,孟超美接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同的表现方式以及丰富的指挥技巧,这些都被她融入工作中。对于学生们来说,参加国际比赛也是学习的过程,吸收了新的音乐理念和表演技巧,形成了良性循环。
学生们亲切地喊她“孟妈”
她把所有时间都给了合唱
孟超美在南开大学先后开设了《合唱与指挥基础》《中外音乐赏析》《歌剧艺术》《中国民歌鉴赏与演唱》等课程,出版了《走进音乐殿堂》《大学生合唱与指挥艺术修养》《民族音乐之根——中国民歌鉴赏》《中国之声——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暨获奖作品集》《世界歌剧画廊》等教材、书籍,将知识讲授与审美培养、艺术赏析与美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理念。
学生们亲切地喊她“孟妈”。与一般注重音乐技术和表现的指挥者不同,孟超美总是愿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某个部分要强或弱,为什么速度会变化,为什么音色要调整,如何设计音乐的整体结构等,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孟超美认为,合唱是一种普及性极强的艺术形式,不仅因为低门槛、低成本而受到大众的喜爱,更因为它在提供艺术参与的同时,满足了很多心理需求和社交需求,因此具有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合唱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显示出其重要性。在学校建立合唱团、开设合唱课,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和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组织纪律性和与他人的交流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要。许多毕业生从事与音乐相关的职业,合唱团的经历为他们打下了基础。
明年,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将迎来成立30周年的庆典,孟超美说,合唱团需要更新鲜的血液、更现代的理念。经过近30年的积淀与磨炼,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先后获得了近30项国际赛事金奖及冠军,连续六届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他们的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在世界合唱比赛的舞台上传播了中国声音,展示了中国学子的青春风采。
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好的指挥;想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合唱团队里,指挥是天花板……这些格言一直鞭策着孟超美努力前行,不断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