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青春园地
本专栏面向全国高校在校生
投稿邮箱wyzkzhuanlan@sina.com~~~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0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十岁的我(图)
康健 题图 张宇尘

  按照流行说法,时下所谓“60后”不外乎两方面,其一是指在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其二是指在本世纪20年代先后进入六十岁的人。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是名副其实的“60后”;加之,今年正好六十岁,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60后”。上世纪20年代,是西方社会的“咆哮年代”,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是否又处在一个咆哮年代,各种说法见仁见智,不能统一,站在东方遥望西方,我一个“60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据说,最近几年正处在“60后”陆陆续续退休的峰值,那么,我可以算得是时代洪流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吧。

  中国文化对于人生不同阶段都郑重其事,每每在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甚而可以做到在定量基础上更有定性分析,将价值理想和谆谆教诲灌注其中,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譬如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等等,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简要醒目的标志性要求,可谓一种笃定而现实的生命状态。记得我在五十岁时所言,经过长长一段的少不更事,在而立之年则一切未立,在不惑之年亦无不惑,而且相反是充满大大的疑惑和不解,一直以来都没有活明白,稀里糊涂大半辈子就过去了,所以说是未知天命,更确切地说是天知我命。如今又是十年过去,已然行年六十,也未达到完全耳顺的境界,而是耳有所顺、有所不顺,有时仍然不免面红心热,遇有不平之事,也有压不住的冲动,但总的趋势和基本状态,是朝着耳顺、淡泊、不惊心的方向而去的。今年六十岁的我,对人、对世界的一些真相和道理方始有所领悟,多年工作操练不辍也稍感得心应手,如今赶上退休离职,可谓完美诠释了人类漫长的成熟史,或曰不成熟的一面,且献上身为前浪的一些感悟和喟叹,再投身到全新而未知的退休生活中去。

  对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六十岁正是要退休的年龄。中国传统有十二生肖属相,在十二年的轮回中,每个人都会遇上自己的本命年,在总共经历五个本命年之后,就是被称为“花甲之年”的六十岁。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中,一个人活过六十岁,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阶段,也是长寿和智慧的象征。大部分人在退休之年,都会遇上本命年,中国人对本命年往往有所禁忌,关于这一年有很多讲究,乃是基于普通人的爱生护生,说到底还是对生命的敬畏。

  人们对重要的事物或目标,对心中所向往之物,常会存有各种各样的禁忌,因而生发出敬畏,又敬又畏,其实就是有爱有怕。以庆生而论,禁忌和讲究千差万别。譬如,过生日与贺寿辰不同,还有“三不过”“四不过”“过九不过十”等说法,终究体现了一些不同地域的人群,他们基于不同文化而表现出的不同的人生态度。

  终于,退休与本命年不期而遇,让人油然而生“时也,运也,命也”的感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个人命运的隐喻含义,又凸显了职业生涯在终结之时,所带有的些许感叹意味。值此人生重大转折关头,对过往人生加以盘点和反思,对今后人生之路作出展望和规划,并非一切过往皆可一笔勾销,未来也不可在向死而生的消极等待中,浑浑噩噩地度过。

  南宋陆游《六十吟》诗云:“人生久矣无百年,六十七十已为寿。”从前是人活七十古来稀,活过六十岁已经堪称老人了。随着生活和保健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延长很多,高龄界线不断突破,百岁老人也不鲜见,情况已颇为不同了。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面对普遍的物质匮乏,人们背负着很大的生存压力,表现在面容上衰老也快,六十岁上下的人,已经老态毕现,看上去就是一位老人。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持续建设,社会丰裕程度大为提高,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人们更加注意身体健康与保健,较之从前在面容上可看出差别,如今六十岁的人普遍要显得年轻。拿四五十年前的照片,跟现在新时代相比,以前的人更显苍老一些。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以前人们的面容上看似饱经风霜,但心思单纯,心理年轻,完全不似现在的人,虽然生存压力不是很大,但各种内卷在社会蔓延,竞争压力日益加剧,看着面容还算年轻,内心却已疲惫变老,有点儿“少年老成”的意思。面貌的苍老与内心的疲惫,足可以作为观察不同时代的一个比较社会学课题。

  六十岁之前,特别是还年轻时,经常会为工作重要,还是生活重要而争论不休,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类似于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个问题如果再要表述得更为清晰一些,那就是: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还是生活是工作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在六十岁前无解,在六十岁后有解,而且答案明确而唯一:那就是工作和生活都重要,但每个阶段侧重不同,六十岁前以工作为主,六十岁后以生活为主。六十岁前,生活是工作的一部分;六十岁后,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以六十岁划界,这之前和之后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所以说,六十岁往后,人生的重心变了,工作变得可有可无,而生活则不可或缺。虽然生活一直都不曾离场,但在以前只是作为一个补充,工作始终是人生的基调和主题,被置于意义和价值的中心,忙于工作,而疏于生活,于是产生了要工作也要兼顾生活,工作和生活之间要平衡之说。六十岁往后,人离开职场,不再靠从事一门职业来谋生,用职业收入来维持生计,而是从此以后彻底从职场转身,面向作为另一个主场的生活世界,置身于热气腾腾的家庭生活,生活来源主要靠社会保障,领取社会保险金度日,而与此同时,以往的职业生涯和工作经验,已经为今后的生活做好了全面准备。在此过程中,其间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工作到退休,作为个人主体而言,生活的主要场景转换,最终就是回归家庭,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然而,六十岁往后,虽然不可以是一个消极度日的人生过程,与生命氧化历程共沉浮,最终直抵生命之旅的大限;却也同样不能够走向“另一种消极”,采取当下习见的躺平或躺赢姿态,拘于个人一己之私和家庭家族本位,一味追求享受,实在不是一种合理可取和值得称道的人生态度。

  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积累和沉淀,更在于创造和奉献。生命之火不熄,创造热力和活力犹在。六十岁的人,在既已退休也活了大半辈子之后,如果个人精力和能力方面行有余力,完全可以从自身条件出发,继续发挥个人的经验和优长,勉力所及为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做一些有益身心、造福社会的好事,做一些添砖加瓦、增光溢彩的美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生翻新页,幸福再起航。六十岁了,退则退矣,该收山就收山,再不必恋栈图功名,何况前路漫漫、春秋鼎盛,何况经验丰富、智慧宝贵,可以继续发挥光和热,依然能体现人生价值和意义。《菜根谭》中有言:“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桔芳馨。”诚哉斯言,足以证之。

  现实中,在接近退休时,一些人情绪低落其乱如麻,设法延退者有之,“五九”现象也大有人在,更有一些人心有贪念,在职时频频伸手,退休后也不收手,有的栽倒在退休前,有的更栽倒在退休后,不一而足,那可是真真迥异其趣了。

  曾经站在过往任何一个时点,奋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尽可能合理地想象一下,未来十年、二十年,这个世纪、下个世纪,今天的我、后来的我,结果竟然是难以想象、不可接受,总是觉得遥不可及,与自己不大相干,甚至在内心泛起莫名的乖谬和荒唐之感。如今,这些在当年不可想象的未来,却被自己用双脚丈量,并且一步步走过,当站在六十岁的山头上回望来路,不禁感觉一时恍惚,思绪万千。少年,你莫张狂!今日巍巍白头翁,昔年谁非少年郎?长者,你也莫忧伤!你过往的奋斗,你无敌的荣耀,你今后大把的好日月,可是多少人欣羡的对象!

  六十岁往后,就要更加自觉地顺应自然和历史规律,时常顾及自己的心力、精力和体力,不能一直那么玩命了,也不能总处于工作状态,该歇时就要歇,该放下就放下。你不必盲目乐观,也不要无谓悲观,你不能过于消极以至于沉沦,也不可太积极而过于亢奋,唯有秉持那份“且徐行”“任平生”的苏东坡式潇洒,快意人生,乐活余年,才是人生应有的姿态和模样。

  我生在上世纪60年代,这是第一个六;今年六十岁,这是第二个六;退休第一天,正是“六一”儿童节,这是第三个六。用童稚单纯和澹如水月的心态,过好今后的退休生活,保持这种年轻的心态和状态,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