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追踪
迦陵妙音传 中华诗教长(图)
本报记者 王爽 徐雪霏

  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主持“诗话人生”直播活动。

  物理学家陈涌海弹唱摇滚版《将进酒》。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吟诵苏轼的《定风波》。

  美国哈佛大学张元昕(左)和美国东北大学张元明(右)分享了叶先生的《绝句二首·其二》。

  不久前,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先生度过百岁华诞。南开大学为此举办了“诗话人生”线上直播活动,各年龄段的嘉宾依次走进直播间,分别就自己关注思考的问题以及从诗词中获得的感悟进行分享。他们以这样的形式向终身从事诗教工作的叶嘉莹先生表达深深的敬意。叶嘉莹先生1979年开始到南开大学讲学,在此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教育,不但广播诗词文化的种子,滋养公众的心灵,而且带动了一大批学者,为中华诗教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发扬光大不懈努力着。

  遗音沧海如能会

  便是千秋共此时

  陈涌海是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的科学家,就职于中科院,他在网络上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绰号——摇滚博导。在“诗话人生”活动现场,陈涌海再次演唱了摇滚版《将进酒》。时隔多年,他的歌声少了不惑之年的豪放恣意,却更多了一些“知天命”的人生沉淀。十几年前,他与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等几位朋友聚会,酒至微醺、兴之所至,陈涌海抱起吉他以自己谱写的旋律演唱了李白的《将进酒》。陈涌海的友人将这个片段拍摄下来并发布到网络上,视频迅速走红。有网友表示,“唱出了我心中《将进酒》的狂放不羁”“借着酒和音乐,千年前的感情在今朝‘重现’,真是跨越时空的共鸣”。

  陈涌海说:“人们需要抒发自己情感的手段。诗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无论是阅读、朗诵、歌唱还是创作,都可以舒缓压力。有些人将古诗词改编为各种曲风的现代歌曲,有些人用古琴伴奏唱诗,都很好。我读过叶嘉莹先生的书,看过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听过她的吟诵,也非常喜欢。我不会吟诵、不会弹古琴,只会弹吉他。如果我想唱诗,就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表现,我也只有这个能力。”

  《文汇报》首席记者江胜信称自己是受叶嘉莹先生引领,对诗词逐渐产生感情的人。十年前,她第一次走进叶先生的家,听她讲诗。“我第一次听先生讲诗就入了迷。”江胜信说,“叶先生能营造一种魔法般的磁场,她讲述的内容纵横上下千年,声音柔婉顿挫,非常吸引人。她可以将不懂诗的人吸引过去,实现有教无类,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讲诗方法。她了解诗词的好处,希望能将年轻人接引到诗词这座宝山中。”听叶嘉莹先生讲诗、追随叶先生学诗,逐渐让江胜信萌生了为叶先生写传记的想法。因此,她进一步深入采访叶先生的弟子,并多次和叶先生进行深入交谈,最终完成了这部名为《讲诗的女先生——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的故事》的书。通过写作这部书,江胜信不但对叶嘉莹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了更深的认识。她说:“我们现在有时候会很功利,人们常常觉得无论学什么,一定要有什么用才会去学。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诗是无用的,但是真正去学诗,你会发现人们是可以站得更高、走得更远的。就像树苗一样,如果它有底肥,肯定可以长得更茁壮。诗就是我们人生的‘底肥’。”

  26岁的张元昕是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的博士生,这个生长在美国的华裔姑娘从2009年开始跟随叶嘉莹先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张元昕说,孟子说过“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一种是“有如时雨化之者”。在叶先生身边,就经常能够感受到这种“时雨之化”,你会不知不觉地被她的品格、她的学问、她的温柔敦厚所熏陶。张元昕曾经问过叶先生一个问题:“如果我这一生没有经过什么动荡,也没有经过什么离乱,我怎么能够去体会古人经过的离乱?”叶先生回答:“‘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无论古今中外,人心永远是一样的。只要人心不改变,中国的诗词就能作用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只要人心不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就能作用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

  十几年的诗词学习让张元昕深刻地认识到,诗教不是几天之内就能见效的,而是一种长时期的熏陶,它与生命一起生发成长,随着人生的阅历而变得越来越深厚。通过学诗能学到做人,我们能在诗中与古人交流,向他们学习,甚至能做他们的知己、做他们的学生。如叶先生所说,一个诗人的感情越深厚,他所作的诗歌,兴发感动之力量就越强,对后人的感动也就越深厚。张元昕说:“哈佛东亚系一楼有一间大教室,我们经常在那里举办讲座之类的活动。那里挂着一副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我想,到了最高的境界,中西文化是有相通之处的。我曾当过一年级中文课的助教。在课堂上,我们尝试着加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学生也很愿意听。我们去年三月举办了中国诗词朗诵大赛。来自各个国家和族裔的学生背诵了自己喜欢的诗词。当时一位白人女同学穿唐装背了王维的《终南别业》,一位黑人同学声情并茂地演唱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位俄罗斯人和一位印度同学则用各种道具展示了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绿肥红瘦……那场景很让人难忘。”

  潺湲一脉灵谿水

  要共词心证古今

  “赓绍中华诗教,百年一人”,这是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对叶嘉莹先生的称赞。陈洪教授说,古典文学的研究者有很多,诗词的研究者有很多,在当代进行古典诗词创作的也不在少数,在讲台上能够进行很好的知识讲授的老师也很多,在社会上进行这方面公益讲座推广的也很多。但是,把这些集于一身的只有叶嘉莹先生这一个人。她用自己一生的经历来做这个事,没有任何功利性的考虑。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叶嘉莹先生在北京给部级干部开讲座,她在天津到幼儿园、中小学开讲座。她做这些事情,有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要用诗词文化来感发人心,使中国的文化传统得到很好的传承并且发扬光大。“这就是一个广义的中华诗教。有人说她是‘诗词的女儿’,我想,如果这个诗词可以泛指我们民族的诗词文化的话,是没有问题的。她是我们民族诗词文化的最好的一个女儿。”陈洪说。

  在今天,叶嘉莹先生从事的诗教的意义和价值何在?陈洪教授表示:“任何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既有大家的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又有一个竞争的关系。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是我们民族向心力的一种核心要素。如果没有一种文化认同,那就是‘一盘散沙’。文化认同可以有很多方面,但是文化传统是分层次的。比如有雅有俗,有高端一些的有低端一些的,有精美一些的有粗糙一些的,甚至于文化传统里也有精华和糟粕的区分。不可否认,现在随着社会变化,文化下沉的趋势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对于我们文化传统里那些高雅的、精致的东西,要特别地爱惜。这种情况下,叶先生她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有代表性的形象,无论她所做的工作、达到的水平,还有她个人的安身立命的作为,都在文化建设方面有独到的价值。”

  陈洪教授说,中华诗教,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来说,那就是儒家思想文化的一部分,“不学诗 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讲诗的社会功能。但大家不能完全咬文嚼字地限制在这里面。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即使在古代,它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另一个,时移世易,中国的文化传统不是一个放在手里把玩的古董,而是要让它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起作用的。所以,人们要向它最有生命力的部分灌注一些“营养液”,让它抽枝、散叶、开花,发扬光大,对今天具有价值。具体来说,它有核心部分有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就是以诗词文化为切入点,在教育中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可以在中小学教育中融入比较多的诗词文化,让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上能够更雅致一些,对于自己思想的把握更细腻一些,让自己的情感更丰富一些。另外,在诗教中,人们可以选择古典诗词中一些积极性更突出的作品,其中比如家国情怀、人与自然,人对自然的审美态度,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还有人格的自信、人格的培养等等。在教育体系中,把诗词作为一个内容,通过媒体的宣传对整个社会民众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诗教还有一个更广义的内容,因为这个“教”,未见得就只是教育、教书,诗词或者说诗词文化,它内容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有一种浸润的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整个社会环境中、文化空气中,至少,它对于那种粗鄙文化、网络粗鄙语言有一定程度的抵制。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诗教在当下具有了独特的价值。

  正如陈洪教授所言,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执教以来,她对南开大学所做的贡献,除了捐设“迦陵基金”、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培养了大批学生之外,同时也搭建了平台、带出了队伍。可以说,叶嘉莹先生对南开大学的学科建设、学科特色培养,也作出了贡献。“直到三年前,叶先生讲课还坚持站着讲、讲课不喝水。这些本身就是一个示范、是一种人格的感召。在教师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了一种风气。”陈洪教授说。

  今年暑假刚开始,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立岩提交了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投标书,他所带领的团队申报的课题是“中华诗教文献集成与理论研究”。“当小我融入大我,你就获得了力量”,这不但是沈立岩教授在长期教学和研究中得到的感悟,更是他多年来在叶嘉莹教授的言传身教中得到的启发,“你看叶先生说‘不向人间怨不平’,她接受命运给她的所有磨难,把诗词当作精神支柱。她真正把自己的生命和中国古典诗词中绵延不绝的精神生命打通了。”2019年至2023年,沈立岩教授了参与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之“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第一至第五届竞赛的承办工作,并任评审专家组组长。2021年起参与教育部语用司“诗教润乡土”活动,先后赴四川泸州、广东东莞、浙江桐庐等地宣讲《中华诗教的源流、特质与当代意义》,他主讲的慕课《中华诗教概论》2023年8月在智慧树平台上线,借助互联网平台,中华诗教走出了高等学府的教室,更多的人可以在大学围墙之外,聆听专家的讲授。2020年6月浙江财经大学邀请沈立岩做了一次题为《诗经中的爱情》的线上讲座。虽然无法与听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但云端直播使讲座的受益面更广了,此次讲座有3762人参与,直播点赞量达30.5万。这个数字着实让沈教授见识了互联网传播的巨大威力。

  闭门觅句非诗法

  只是征行自有诗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给叶嘉莹先生做了多年的学术助手。她说,叶先生的老师顾随先生说过“我们心要更静、手要更脏”。这是说人们追求和向往心灵是高洁的,但做事情,必须要脚踏实地,扑下身子,接地气。这样才能真正让古典诗词在今天焕发生命力。秉持这样的理念,张静教授不但在校园内讲授诗词篇章,更把大量的精力投入了面向更广大人群进行诗词文化普及的工作。 

  在B站上,张静教授于2023年10月份上线了《南开大学张静教授的古诗词课》,播放量近16万;在智慧树平台,她所开设的《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和《掬水月在手——古典诗词与现代人生》两门课程,累计选课人数54万余人;在系列微纪录影片《征行有诗》中,她作为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大邑乡村工作站推动者,带领学生在成都市大邑县开展访谈,并拍摄微纪录片,去年在抖音平台上线当天,播放量即破千万。 

  《征行有诗》用古典诗词的深刻内涵解读发生在大邑最真实的“生活小品”,以“润”代教、以“化”代教、以“渡”代教,探索出一条“活化”诗词的成功路径,让古典诗词在大邑的烟火气生活中再现。通过真实日常与诗词文化的相互碰撞,纪录片带领观众一同走进诗意栖居的大美大邑,进而激活自己的诗意人生之旅。张静教授表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都可以用我们的诗词文化去浸润我们的乡土,并且从我们的这份乡土中获得养料。”

  “诗教润乡土”活动从2021年启动,在浙江桐庐、成都大邑、江西吉州等地,都设立了相关实践基地。2024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桐庐百诗》就是这项活动在桐庐开展所取得的成果之一。这本书甄选自南北朝至清末民初的历代桐庐诗词100首,涉及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李清照、黄公望、唐寅、袁枚、康有为等诗人九十余位。除诗词本身,书中还配以由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团队创作的专业赏析,加之叶嘉莹先生的亲笔题词。书籍还配有历代绘画作品插图及诗词朗诵音频,集诗、画、音于一体,尽显中国传统文化之诗情画意。今年这一项目来到江西吉州,希望以诗词赋能乡村振兴,助推当地文旅发展。

  孜孜不倦地做着这一切,在张静教授看来,这是多年来在叶嘉莹先生身边工作、生活中,被先生倾全力传播诗词文化精神感召的结果。她说:“叶嘉莹先生晚年所做的这些推动古典诗词文化传播的工作,是她一直在坚守初心。她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她的这种执着非常让人感动。”

  去年,南开大学和抖音合作推出“抖音唐诗三百首”,叶嘉莹先生听说后执意要求亲自讲。毕竟先生年纪太大了,大家担心她过于劳累,但叶嘉莹先生说:“没事,我可以分几次录。”丝毫没有大学者的架子。张静教授说,“因为在她看来,只要这个事情是传播诗词文化的,我就去做。”抖音诗词项目组孟小咸说,“当时,我们联合南开大学和中华书局发起了一个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活动,邀请了包括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在内的23位学者。我们制作了300首诗的短视频,每首诗分为两条,一首朗诵,一首解读,共600条。这些视频在抖音官方账号‘抖音唐诗三百首’播出,反响非常好。后来因为该系列视频更新完毕,但是抖音希望继续诗词类的项目,所以将该账号更名为‘抖音诗词’。在与南开大学的合作中,在叶嘉莹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团队也逐渐对‘诗教’的概念清晰起来,我们会发挥抖音平台的特性,努力将专业的古典文学知识以更加通俗的形式进行表达,将更多人引进古典文学大门。”

  从2019年起,迦陵杯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每年举办,包括经典诵读、诗词讲解、还有篆刻中国、书写中国四个内容,旨在促进中华优秀诗词的研究、教学、传播,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不久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南开大学联合举办“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古典诗词讲解短视频征集活动的消息一经发布,引发了众多诗词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张静说,和以前的比赛不同,这次古典诗词讲解短视频征集不仅面向教师群体,而是面向公众,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用先生这种兴发感动的方式来讲诗词。“我们为什么愿意听叶先生的课?因为她讲诗词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会格外感动学生。叶先生这种兴发感动的诗词教育理念,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觉得诗词和我们的生命体验是有关的。学习古典诗词不仅仅是背诵、是记忆。更是让人由衷感到这个诗词是我本身需要的。在人生旅程中有困惑的时候,有两句诗词能够撑得住我,这才是最重要的。”张静说。

  在当下践行中华诗教,张静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诗和人互动起来。就像叶嘉莹先生说的那样“诗会走路”、“诗有不死的力量”,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让古典诗词和当下每个个体碰撞出力量、产生共鸣。张静说:“我们这些优秀的诗词作品为什么千百年来能够流传,是因为它有着感发人心的力量。这个不是简单地靠记诵之学就能感悟理解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能听、会背,但我们自己没有思考,没有觉得这个东西和我有关系,就只能如入宝山空手而还。”

  “阅尽人生路窄宽,语林词国两盘桓。大千忧乐关情处,不作寻常泛梗看。”叶嘉莹先生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中华古典诗词的教育、传播中,她始终认为,诗词要走大众化道路,不能只是供奉起来,诗词的受众不能越来越窄。因此,叶先生的诗歌理论以“兴发感动”说为旨归,写诗、讲诗,无不融入强烈的情感,让一代代听众产生共鸣、爱上古典诗词。 

  诗教的目的是什么?张静教授认为,是当你读了这首诗以后,或者听了诗的讲解以后,觉得自己可以想起某一个生命瞬间,可以觉得自己也有一种反思和沉淀,这个时候才是这个石头丢到湖里面,产生涟漪了。不然就是跟丢在冰面上一样,“啪”,弹回来了。

  而这个时代,我们正欣喜地看到,中华诗教一波又一波的“涟漪”,越来越广地荡漾开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