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津沽学人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天津日报
合办~~~——聆听叶嘉莹先生诵诗
掌门人说老字号~~~
沽上丛话
津门名家谈艺录(十九)~~~
电影频道
佳片有约~~~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掌门人说老字号
老字号麻花“开新花”
李 路

  小小一根麻花,蕴藏津门故里情。作为“津门三绝”之一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因“绝色”“绝香”“绝味”“绝形”“绝品”深受大众喜爱。可以说,每一个天津人的成长岁月里,都有关于麻花的独特记忆和情结。

  “桂子飘香,发愤图强,吉祥如意”,这是“桂发祥”字号的寓意。1927年,天津卫海河西侧新开了一间麻花铺,掌柜叫刘老八,因店铺地处东楼十八街,故得名“十八街麻花”。为了追求好口感,刘老八经常琢磨改进麻花制作方法,面、水、碱的配比,面的力道,甚至节气的变化都成为他考虑的因素。经过数次尝试,十八街麻花率先解决了艮、硬的问题,很快在津门脱颖而出。其后,经过不断尝试,十八街麻花还夹进了馅儿,呈现出条酥而不澥、馅溢而不散、紧致有序、金黄通透的完美形态。桂发祥的技师们搓制麻花时,角度、速度、力道配合紧密,一气呵成。2014年,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983年4月,桂发祥在麻花店的基础上成立了桂发祥麻花公司,由一个传统食品小店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此后,桂发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1992年,桂发祥麻花公司产能由上世纪80年代初日产一二百公斤,增加到日产三四千公斤,产品品种由几个发展到十几个,形成多种规格的系列产品,注册使用“十八街”牌、“桂发祥”牌两个商标。1998年,桂发祥成功自主研制出国内第一条麻花机械生产线,开发植物油自动循环净化过滤系统,改变了麻花生产依赖“老师傅面前一口锅”的传统手工方式,实现了传统小吃由小作坊式生产到机械化生产的跨越。2002年,桂发祥占地2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落成,实现日产麻花50吨的生产能力,步入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新里程。

  “老字号”自时间和消费者的口碑中沉淀而来,在面对新时代新需求新的消费群体时,也势必要做好“守正创新”这份答卷。作为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桂发祥在传承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坚持科技创新,把传统工艺精髓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对传统特色食品的工艺路线、生产设备、包装材料、产品系列及营销手段等进行革新。从成功研制出第一条电脑程控麻花油炸生产线,到成立食品研发与检测中心,以及在行业内率先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生产体系的认证,桂发祥始终重视研发创新和产品质量,储备了多个国家发明专利产品,丰富产品品类,形成“经营一代、储存一代、开发一代”的产品布局。

  在探索制作更加健康美味的麻花产品的同时,桂发祥还从事其他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像糕点、节令食品、方便食品等,在保留传统技艺、风味的同时,将产品打造成富有“文化味儿”,受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国货。紧随商贸文旅融合趋势,推出主题性强的文创特色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桂发祥目前已形成以直营店为主,经销商、商超及电子商务等相结合,全方位覆盖市场的营销网络体系,在天津设有近60家直营店和1家食品主题综合商场,采用“文创+展示+体验+销售”的模式,重点打造“老字号品牌集合店”,集合天津及全国老字号品牌、特色优质食品,以展示“天津运河文化”为核心,建设文化特色场景沉浸式消费体验中心,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拧进麻花里的不仅是多种食材,也拧进了津门多元文化。结合品牌的文化内涵,桂发祥打造了新中式烘焙体验店,消费者可以在店里品尝体验桂花卷、桂啡拿铁等中西式糕点、面包以及桂花主题饮品等,未来还将根据消费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出新品。

  在数字化和网络经济的大潮下,桂发祥积极探索新路径,比如开发社区团购、小程序矩阵、直播购物等数字化应用,实现门店数字化智能运营;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充分利用零售终端数据资源,实现会员数字化、门店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五位一体”的全链条数字化智能运营;与全国整合营销头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强主题推广,提升消费者对桂发祥产品的认知度;线上营销力度持续加大,布局多个电商平台,运用大数据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

  一个老字号就是一段浓缩的鲜活历史,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这块“金字招牌”需要不断擦亮、上新。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不啃老”更“不服老”,坚持求新求变多元化发展,走一条“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之路,把品牌做优做强,让更多消费者喜欢上老字号食品,让一根根麻花拧出来的“天津味道”更加芳香悠远。

  (作者系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