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北京建造皇宫、城墙和十三陵的城砖,有的是在武清烧制的。大运河武清区明代官窑遗址考古调查与综合研究项目近日得出结论,包楼行政村所辖自然村前窑和后窑为明代官窑遗址所在地,目前,包楼村不可移动文物遗址公示牌已经上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靖俞为文物安全责任人。
7月18日下午,记者在孙靖俞和包楼村支委陈强带领下,对明代官窑遗址实地探访。孙靖俞介绍,包楼行政村下辖五个自然村,分别为包楼、前窑、后窑、玄坛庙和车营。前窑、后窑是明官窑所在地,制出来的砖用于建造北京的皇宫、城墙和十三陵。
前窑和后窑两个自然村连着,村台明显比包楼自然村高出一大截。在后窑村西北,村民的宅院后,有一片长有几十棵杨树的林地,林地后有一片洼地,里面种有玉米等农作物。这里就是一处古窑遗址所在地。
考古报告显示,这处遗迹包括窑址、操作间,其中窑址长约9.7米,宽3.2—6.7米,内填褐色土,底部见砖。操作间平面呈长方形,残长1.3米,宽2.3米,内有碎砖、红烧土、炭灰等。
在孙靖俞的指点下,记者看到,树林的地上散落着圆柱形的黏土,有的呈红色,有的呈青灰色。“这是考古探铲留下的痕迹。红土是红烧土,一般都是古代的窑或者灶里才有;青灰色土是烧青砖留下的砖渣。”孙靖俞解释道。
陈强是土生土长的包楼村人。他告诉记者,住在这座窑址前面的村民陈建军在院里浇水时发现,水浇完很快就渗下去,菜地里总是干的。经初步确认,陈建军家的院子里也有一座古窑。
孙靖俞是三年前选任到包楼村的大学生村官。“来村之初走访时,听村民说这个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平整土地时挖出好多青砖,有的带着铭文。我分析,村庄紧邻大运河,村中有一条古运河支流故道,当年烧了砖就是通过运河运到北京的。”孙靖俞很兴奋,将这一猜想向上级汇报。
2020年至2022年,经市文物局批准,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武清区文化馆进行了大运河武清区明代官窑遗址考古调查与综合研究项目。陈强说:“很多村民垒房台、建院墙用地里挖出来的老砖,可没人知道古窑的历史,只有一位叫张义文的大爷知道得还算全。考古发掘前,相关部门找他做过口述历史,但他后来因交通事故意外离世。”
唯一一个知情人走了,但没发掘的窑址还有很多,考古工作者发现的铭文砖更多。其中存在有名有姓的窑户,如“张钦”“杨文登”“常建”;也有只显示了姓氏的窑户,包括宋、姜、龚、康、马、陈等。考古结论显示,明武清官窑产量为“每年30万个”。按“每窑装砖瓦2200个”计算,可知当时这里的官窑规模相当可观。
孙靖俞说:“我们村党支部开会讨论过,是否将村民家中的砖收集起来,由村委会统一保管。村民们希望有个好办法将村史传承下来,传播出去,也让包楼村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