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文化中国行~~~——采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建设
~~~提前一个月达到国家要求 资金支付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日“理论创新”版,摘要刊发“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学术
研讨会部分与会专家发言——~~~
《人民日报》昨日头版“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一线见闻”专栏
报道我市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贴合年轻人需求主动创新~~~
天津自贸试验区持续服务实体经济~~~
~~~
~~~6月1日起实施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中国行
古长城绽放新“芳华”(图)
——采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建设
本报记者 张立平 本报记者 钱进 潘立峰 通讯员 赵敬波 李志义 摄
黄崖关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在蓟州北部的大山里。
持续举办了21届的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吸引了众多中外长跑爱好者参加。 本报记者 钱进 潘立峰 通讯员 赵敬波 李志义 摄
图为黄崖关长城上的沉浸式演出《大明边塞》吸引了众多游客。 本报记者 钱进 潘立峰 通讯员 赵敬波 李志义 摄

  长城万里,跨越千年。

  她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守护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石峡村乡亲们的回信中说: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

  2019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随着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的强力推进,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开启协同探索、一体化推进、高质量建设的步伐,将这规模宏大的线性文化遗产“串珠成链”,长城保护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内涵。

  作为长城全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期目标7大工程基本完工,形成了“一核”——黄崖关核心展示园、“一带”——天津长城文化遗产带的空间布局,以及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雄浑古朴的长城以及她脚下的村庄,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长城,这个中国文化的超级符号,续写着千年长城的当代“芳华”。

  最大限度地保护好长城

  战旗猎猎,战鼓铿锵。艳阳之下的蓟北雄关,威武庄严。黄崖口关,大将军身披甲胄,手执官刀,排兵布阵,率兵巡城。关城之内,人流如织、熙来攘往。

  这是数百年前长城脚下最为寻常的一幕。如今,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黄崖关核心展示园,蓟州区评剧三团以沉浸式演出的方式,带领游客穿越到当年的大明边塞。

  古老的长城,活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徐徐展开的新时代画卷,将长城带进了人们的生活。

  2022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建设保护规划》出台,天津要在严格保护长城文化遗产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探索新时代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新路。

  “我们立足蓟州全域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个公园不仅包括长城本体,也包括长城辐射带动的区域,共560多公顷。”蓟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淑伶说,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公园,最大限度地将长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把长城天津段打造成展示中华文明的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和缤纷旅游带。

  近年来,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的建设,我市加大对长城本体的保护,实施了黄崖关段第21、20、12段墙体修缮工程和黄崖关段6号敌台、前干涧1号敌台修缮工程;实施了龙凤岭长城保护项目前期勘察及考古勘探项目,成为我市首个将考古引入长城保护的实例。

  前干涧村外的山坡上,蜿蜒着一条黄褐色的“长龙”,这就是前干涧段古长城。今年年初,市文化和旅游局选取前干涧段古长城进行石质长城抢救性保护维修研究。在修复过程中,使用原材料、坚持原形制,保有原风貌,只要不危及长城本体的安全,就不添补新料,连石块间的黏合材料也是古法制作。前干涧段古长城的修复是一个探索,以预防性保护为主,坚持“最小干预”,最大限度将真正的、真实的长城保存下来。

  饱尝了千年岁月的风霜,每一块砖石都是历史的见证。守护长城,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在长城沿线,活跃着一群“守城人”。

  前干涧村村民卢学艳,从小在长城脚下长大,对长城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他的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是参与黄崖关长城修缮。如今,他年逾五旬,又成了一名长城保护员。

  2016年,天津对长城展开全面保护,蓟州区文物部门从长城周边16个村招募长城保护员,成立志愿者队伍,卢学艳第一个报了名。

  周末的清晨,沿着一条狭窄的碎石小路,带上干粮,卢学艳出发了。这些年,1万米的古长城巡护责任段,他来来回回走了400多趟。他吼过违章施工的工头,劝退过前来野游的驴友,他的手机里留下了数千张长城的细节照片。卢学艳说:“这些石头在这儿躺了近千年,我们要为后代把它们保护好。”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李哲在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长城。

  早在20年前,李哲所在的团队就开始对长城进行研究。2004年,他们将无人机低空信息采集技术应用在测量中,2018年首次启动“长城全线实景三维图像”采集工程。几年来,他们跨越十几个省区市,完成了5500公里的明长城测绘,用数字化手段为万里长城“造像”。

  特别有意义的是,去年李哲带领团队完成了对天津段黄崖关长城的航拍,在全国有长城资源的15个省区市中,我市率先实现了域内长城全段实景化、沉浸式展示。西起三界碑,东至天津长城与河北马兰峪、清东陵交界点,全程40公里,天津长城的资源、特色遗存、沿线风光在19分钟内一览无余,沉浸式效果如同亲身飞越。

  “我们在和时间赛跑,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呈现出长城真实、完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增强长城遗产的文化阐释力和吸引力。”李哲说。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让长城资源“活”起来

  长城屹立千年,早已换了人间。天津守着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活化利用实现了产业“变现”。这里是曾经的古战场,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已经铺展开景色美、产业兴、文化浓的新画卷。

  5月18日,第21届中国·天津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选手从蜿蜒的长城脚下出发。这项被评为全球十大最酷马拉松路线之一的旅游活动是中国首批体育旅游精品推荐项目,自1999年举办至今,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线路,除了长城部分以外,有30公里的路程是穿村而过。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马拉松品牌建设已被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项目中。围绕马拉松旅游活动,路线沿途9个村庄实施了道路建设、景观美化亮化等工程,总投资1.2亿元。

  此次马拉松活动的赛事总监拉斯菲说:“我们在全世界共组织了9个马拉松赛事,黄崖关马拉松是最特别的一个,因为长城,因为长城周边的村庄,让越来越多的国际跑友走进天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亨里克·布兰德今年65岁,来自丹麦。在他人生的80场马拉松中,有21场是在黄崖关长城脚下跑完的。他把在长城跑马拉松的经历写在了自己的一本书中。“我一次又一次来到黄崖关跑马拉松,是因为长城的独特魅力,如果可能,我要跑到70岁。”亨里克·布兰德说。

  千年长城智,万里归一关。长城天津段属明蓟镇长城的重要段落,沿线关城、寨堡、边墙、空心敌台、水关等各类建筑极为丰富,被誉为“万里长城之缩影”。这道自东向西总长40.2公里的城墙,一路串联起梨木台、九山顶、八仙山、车神架、九龙山、黄花山等多个优质景区,以及下营镇14个长城文化特色村落。

  以长城为纽带,让长城资源“活”起来、“火”起来。蓟州区整合精品旅游资源,开发了中华长城精神传承线、长城绿色生态与人文景观融合线、长城红色革命精神弘扬线、清代皇家文化展示线等4条文化旅游线路。长城文化正在释放巨大潜能,赋予旅游新的内涵,赋予乡村新的流量,赋予人们新的认知,同时也在续写古老故事的新篇章。

  借助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契机,长城脚下的小镇下营火了,这个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镇去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6.5亿元,地处三省市交界处的津门小镇,在全国乡村旅游赛道上频频“出圈”。

  下营镇大平安村位于黄崖关长城南2公里处。记者沿着石板小路,走进这个只有115户人家的小村,古朴、安宁之感迎面而来,站在村口,抬头就可以看到长城,可谓一眼望千年。至今,村里仍保留着明代戚继光在该村建设的屯粮草的后营寨。古街、古巷、古井、古树、古长城,这个长城脚下的小村成色尽显,成为“引流”的关键。

  一栋白色的三层小楼背靠长城,蓝天下格外引人注目。小院、露台、草坪、泳池、游乐园,勾勒出一派慢生活的乡野度假风。8年前,村民刘金红和丈夫结束了“北漂”的打工生活,回村接手农家院,没想到第一年竟然收入十几万元。不出家门,生意上门,去年夫妻俩又投资了600万元,建起了村里最大的民宿。一对农家小夫妻,贷款数百万元搞民宿,哪来这么大底气?刘金红说:“好多人问我,为啥这么大胆子?我看好‘长城’这个金字招牌,特别是这两年,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我家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现在订单已排到了半个月以后。”

  被长城故事吸引而来的,除了游客,还有企业。

  2021年,天津陶陶投资有限公司与郭家沟村“牵手”成功,以“蓟州水乡·山中不夜城”为主题,投资1.58亿元,对村庄进行提升改造和运营管理,重点打造亲子主题、轻奢帐篷、自然山水、萌宠乐园等八个板块,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成为国家4A级景区。2022年“升级版”的郭家沟景区重新对外开放。今年“五一”期间,每天入园和入住游客数量是改造前的2.2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经过近3年建设,使得长城沿线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有“最美天路”之称的津围二线全线开通,以吉姆冒险世界为代表的一批旅游项目拔地而起,同时也涌现了一批特色乡村旅游村。截至目前,长城沿线现有乡村旅游经营户1196户,去年全年接待游客151万人次,户均收入21万元。

  谱写新时代的“长城之歌”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长城遗产,挖掘长城价值,传承长城精神,成为新时代的“长城之歌”。

  关城脚下,坐落着长城沿线上第一座长城历史博物馆——天津黄崖关长城博物馆。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的快速推进,这座博物馆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提升。

  “我们丰富了展陈,陈列展的展览面积达到了2000平方米,同时还开辟了室外20000平方米的关城区域作为古兵器展览区。”蓟州旅游文化集团副总经理李述杰说,一件展品就是一段历史,一件兵器就是一个故事,让书本里看到的长城“活”起来,发挥更好的教育作用,蓟州区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面对鲜艳的团旗,日前蓟州区下营中学100名新团员右手握拳,手举过肩,以最洪亮的声音庄严宣誓。这是一场关于“弘扬新时代长城精神”的研学实践,金色的团徽在新团员的胸前闪耀。

  今年以来,我市已有1.5万名学生走出校园,勇攀长城,穿梭于砖石之间,亲手触摸历经风霜的城墙,感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领略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勇气。“听了宣讲,让我更深刻地感悟到长城的价值和保护长城的意义。”“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不仅要看,还要走,更要体验。”师生们踊跃交流研学感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长城精神。

  结合黄崖关长城的独特性,蓟州旅游文化集团开发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学产品,推动长城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让长城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围绕民俗、边塞、红色、历史4条文化主线和长城微讲堂,推出多项旅游产品,开展“本地百姓免费游长城”“长城上的舞者”“非遗进景区”等多项文化惠民活动,开展长城抗战展、古战旗展和战马骑行换装等活动。

  今年春天,黄崖关长城上的系列活动异常火爆,当国风遇到春风,会发生怎样的碰撞?

  “吾戚继光,受皇命守蓟门。欲修长城,固我边关,现招募天下能工巧匠,共谋长城修筑大计……”沉浸式互动剧情游戏《黄崖英雄会》贴出招募令,吸引不少游客加入这场别开生面的剧本游,大家跟随名将戚继光的脚步,“共修长城”“抵御外敌”。

  在黄崖口关内,仿古的通关文牒签字盖章处引起大家的兴趣,工作人员身着明军甲胄为游客签发纪念文书——盖上蓟镇总兵戚继光的“大印”,颇具仪式感的环节吸引了不少游客排队“通关”。

  今年“五一”期间,黄崖关长城沉浸式演出《大明边塞》重磅上线。明朝大将军戚继光曾出任蓟镇总兵,在黄崖关镇守16年。为讲好戚继光的故事,黄崖关长城景区引进专业运营团队,结合大量历史故事、民俗文化等内容,将边塞剧情与非遗演出相结合,向游客展示长城精神的内涵和文化价值,将古老的长城文化融入旅游当中。

  丰富多彩的主题乐园活动,使黄崖关长城景区单日接待游客数量不断刷新,“长城游”成为今年游客出行的热门选择。

  不久之后,投资2.3亿元的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将面向公众开放。700公顷的湿地公园内,200多种动植物栖居,缓缓流淌的泃河,深潭和浅滩遍布。长城沿线的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了。

  这些天,黄崖关长城景区一派繁忙,景区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必备的商业设施陆续完工,一期工程总长1万米的夜景灯光布线也基本完成。届时,夜幕降临,东到11号敌台、西到17号敌台将全部点亮,夜游黄崖关长城将带给游客更为震撼的观景体验。

  夕阳西下,景色如诗,群山之巅,黄崖关长城散发出金色的光芒。她穿过历史的长河,正以崭新的风姿向我们走来,新时代的“长城故事”正在续写这绵延不断的盛世中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