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是核心。当制造基地长出“智慧大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是:无形的“大聪明”帮助处理海量数据,用数据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人员、机器、材料、环境、施工方法等要素协同起来,执行复杂任务,提升生产作业效率。
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前不久,“海工智脑”上线,开始测试运行。它还有一个亲切的名字——小海,这也是国内海洋装备制造行业首个智脑大模型。
“懂”业务
日均数据处理量约9GB
小海长啥样?有多聪明?能干什么工作?近日,记者在采访中见到了小海,并且与它面对面“交流”。
“您好,我是生产协同助手,欢迎向我提出有关生产协同的问题。”
“预制车间未来一周有哪些工单?需要多少物料、多少人?会用到哪些设备?”
“未来一周有9个工单,物料包括125种,需求见详情;注意物料、人员和设备要做好以下准备,来完成预制车间的生产……”
这是记者与小海的一组对话。它并非实体机器人,而是一款聊天程序。工作人员可以输入文字向它提问,内容分屏显示,一侧是问题发送和答案生成界面,另一侧是囊括了工单查询、工艺路线、数量分析、实时库存等多个模块的协同工作区界面。一连几组问答下来,记者的感受是:沟通顺畅、实时作答,文字和图像兼具,有详细的说明、完整的解决方案,也有贴心的建议。
根据数据交互情况统计,目前,小海日均数据处理量约9GB(吉字节),它可以整合海洋装备制造行业的内部知识、数据,做到“新”中有“数”,让自己更“懂”业务,从而快速给出准确的结论,使资源利用率得以提升。
“善”整合
生产协同效率提升15%
“海洋装备制造行业的特点是资金投入大、技术含量高、产品结构复杂、产业链长,要制造一个大型海洋平台,通常需要几百家公司的产品、数万人共同作业,生产协同管理挑战巨大。”作为国内最大的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企业,也是全球唯一具备工程设计、采购、安装、施工等全产业链的工程总承包公司,津企海油工程董事长王章领坦言,此前,调度工程师必须每天掌握作业现场生产要素的分配情况,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出错,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项目进度落后。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如何破局?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引领下,海油工程“点亮”科技创新之光,整合资源,求“新”求“质”,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底,海油工程“联姻”360集团,探索开发“人工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垂直大模型,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分公司数据应用研究部副经理张高尉介绍,小海是他们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上,融入垂直场景和内部专有知识打造而成。依托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的数字化基础,眼下,小海掌握了3个场景,覆盖生产调度、物料和工单领域。
“像是需要配送多少张板材、当前库存能否满足、要安排多少名工人……很多问题只要发送给小海,通过‘海工智脑’的计算分析,它就能给出答案,而且相关内容全部都显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太便捷了!”张高尉告诉记者,据测算,小海的到来,让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的生产协同效率提升了15%左右。
“挖”潜能
推动海洋工程全产业链高效协同
将“科技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海油工程努力让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碰撞出“火花”,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记者采访了解到,小海其实“大有可为”。张高尉透露:“小海面向的是生产管理人员,后续我们还会植入更多场景,给智脑扩容。在此基础上,近期,技术人员正考虑再开发一个专门面向业主的定制化智脑大模型,也就是说,海洋工程产品交付后,业主可以向大模型咨询有关产品的所有信息。预计年内,这个大模型将会落地。”
沿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海油工程充分激发小海的潜能,不断对其进行训练,推动海洋工程全产业链高效协同,提高关键资源利用率,缩短海上油气开发周期,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插上腾飞的“翅膀”。王章领表示:“我们还将应用大模型,探索海上安装智能模拟仿真技术,提高深海作业一次成功率;同时通过大模型代码编译,加速工具软件国产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