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指明方向
市领导深入一线调研城市更新项目~~~
2024年深化“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活动启动~~~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花椰菜育种取得重大突破~~~
~~~无党派人士开展重点考察调研
天津公安剑指各类破坏生态资源犯罪~~~
~~~
5.12
全国防灾减灾日
我市举办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咨询活动~~~
深学深用 善作善成
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
累计和各高校联合培养学生10万余人,毕业生相当抢手,
早早就被企业“预订”——~~~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2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公安剑指各类破坏生态资源犯罪
写好“绿色文章” 绘就“生态画卷”
本报记者 韩雯

  候鸟爱天津,数据为证。作为全球八大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枢纽,天津七里海的过境候鸟种类已由10年前的182种增长至现在的258种,每年停留的候鸟数量由此前的20万—30万只,增长至现在的近50万只。

  为了保护这些美丽的生物,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畏艰辛,默默守护着候鸟的安全,他们就是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的民警。

  当前,正值候鸟迁徙高峰期,也是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的民警最忙碌的时候,他们天不亮就要启程,奔赴候鸟栖息地,用坚守让远方的“客人”放心留下来。

  他们用听、看织密候鸟保护网。“首先,听,因为非法猎捕鸟类的嫌疑人会采用安放‘鸟媒’外放器的方式,通过模拟鸟鸣来诱捕鸟类。其次,看,看地下的草有没有倒伏,一旦有倒伏,就意味着可能出现非法猎捕的情况。”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四支队支队长郝崑说。

  为候鸟“站岗”,为生命“护航”。近年来,利用投毒、网捕、枪击、下套等手段非法猎捕、杀害迁徙候鸟和非法收购、出售、运输迁徙候鸟等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让郝崑和同事们感到,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今年一季度,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84,优良天数70天,优良天数比率76.9%。在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的背后,也离不开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民警的“披荆斩棘”。

  紧盯突出环境资源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将打击矛头指向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等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犯罪,组织开展“昆仑”系列专项行动。2023年以来,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共侦破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犯罪案件2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96名。

  创新方法,不断提升办案质效。2023年8月,民警通过“专业+机制+大数据”分析研判,发现嫌疑人时某某行为异常,极有可能从事污染环境犯罪活动。对此,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立即会同属地分局成立专案组开展攻坚,并于同年8月15日,即首个全国生态日,一举侦破非法收购处置废旧铅酸蓄电池污染环境案,捣毁收购、处置“黑窝点”5处,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废旧铅酸电池2000余块,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九河下梢的天津,因河而生、以海而兴。天津位于海河流域下游,市域内有一级河道19条、其他骨干河道109条,坐拥5个大型水库、4个重点湿地,全市水域面积达1256平方公里。每年5月至7月是海河流域的禁渔期,这个时间段,我们的任务是开展重点水域巡查巡护,查看是否存在非法捕捞水产品的情况。”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三支队支队长王国栋说。

  公安宝坻分局就破获了一起违法捕捞螺蛳案件。在工作中,警方发现陈某某违反内河流域禁渔规定大量捕捞螺蛳等水产品。经查,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陈某某在宝坻区潮白河郝各庄镇河段附近,多次使用抄网、船等非法捕捞螺蛳后变卖,累计捕捞数量达7500余公斤,对河流水体造成严重破坏。陈某某因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被公安宝坻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已被移交至检察机关。

  “打击只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抬头是蓝天白云,放眼是绿水青山,广大市民一定要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也将继续立足主责主业,发挥职能作用,剑指各类破坏生态资源犯罪,写好“绿色文章”,绘就“生态画卷”,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美丽天津建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