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津采两会~~~—— 天津代表委员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
市领导深入市委社会工作部调研~~~
两会好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艾玎~~~
两会好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陈清霞~~~
两会连线
市农业农村委:~~~
两会连线
第六埠村:~~~
两会连线~~~
两会连线~~~
两会连线~~~
两会好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孟冬梅~~~
两会好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于春水~~~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10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津采两会
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
—— 天津代表委员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张立平 张清 姜凝 孟若冰 韩雯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龙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指导,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习近平总书记现场听取天津全市及西青区受灾情况介绍,走进大棚察看蔬菜长势,向菜农详细询问大棚修复和蔬菜补种、销售等情况。总书记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新征程、新起点,新目标、再出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将“践行大农业观”写入报告。连日来,参加全国两会的天津代表委员们谈成效、话思路、说感受、提建议,围绕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等热点话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

  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行者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全国两会上,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东丽区华明街道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倍感振奋。

  如何用好“乡村振兴”这把金钥匙,打开乡村发展症结,兑现对群众增收的初心和承诺?杨宝玲带领着胡张庄人,从未停止过思考和实践。

  “目前,胡张庄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计划、产业融合发展立项报告已经完成,示范村创建方案也通过审核,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杨宝玲高兴地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结合胡张庄的发展实际,产业振兴必定是农业产业振兴。胡张庄葡萄既是胡张庄村人“抹不去的乡愁”,也是胡张庄村的特色产品。”杨宝玲表示,今年会继续擦亮“胡张庄葡萄”这个金字招牌,同时在巩固“一村一品”的基础上,适度地推进新技术、试种新品种,将“胡张庄品牌”打造得更响亮。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抓住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和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有利契机,重点规划建设好“三尺集”等增收重要载体,持续在美化环境、健全设施、品牌创建、提升标准等方面下功夫,依托东丽湖地区优势资源,串联形成特色农文旅线路,以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收入新的增长点。

  “我们一定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以‘美丽乡村、富强乡村’的好成绩,以‘创新竞进、绿色发展’的新面貌,做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做好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让‘记得住乡愁’成为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杨宝玲说。

  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军:

  以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乡村产业包括现代种养业、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和乡村信息产业等。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是体量最大、产业关联度最高、农民受益面最广的产业。实践表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好的地方,往往能够激活一片区域、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志军提出,可通过农产品加工业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让其成为为耕者谋利、为食者谋福的产业,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张志军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产业核心的和美乡村建设指导体系,因地制宜,探索多模式和美乡村建设,构建集第一、二、三产业与农旅相结合的“和美乡村”发展系统和多层次产业体系。同时,细化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社会资本下乡,促进乡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加工产能向主产区、优势区和物流节点下沉,促进产地与销区、科技与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将工业化标准理念和服务业人本理念注入农业,把田间地头打造成‘原料车间’,把加工流水线打造成‘观光工厂’,把体验店打造成‘现场制作’‘线上销售’,把第二、三产业留在农村,把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鼓励涉农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建立全产业链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撑。通过专家‘组团式’协作,以科技助力,高起步利用现代新技术、新装备,与农产品加工业交互联动,提高加工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水平。”张志军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班立桐:

  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是开展农业公共服务、宣传贯彻党的‘三农’政策的主要力量。”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生物技术系教授班立桐表示,要持续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农技服务效能和水平;要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班立桐建议,要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同步推进,明确基层农技人员岗位职责,减少事务性工作,服务主责主业。高级职称职数向基层倾斜,引导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有人进、留得住”。

  对于提高农技推广实效,班立桐认为,要安排必要工作经费,对计划推广的技术和品种进行小范围试验示范,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实例引导农民接受新技术、新品种。他建议,通过提供补贴或贷款等激励手段,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充分发挥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建立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运作。

  “此外,要加快建立财政供养、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公益组织、行业协会并重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班立桐说,加强公益性农业生产技术的财政引导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增强基层农技推广力量,发动“土专家”、特聘农技员等力量,共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蔡欣:

  深化两岸合作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市委会主委蔡欣,一直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蔡欣表示,两岸一家亲,乡村可以共振兴,深化两岸农业合作,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近年来,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为两岸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蔡欣说,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夯实交流合作基础,共享发展成果,共筑美好未来。

  蔡欣建议,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优质的食品供应基地。扩大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产业加工集群规模化,不断地将农业合作向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延伸。建设两岸合作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发挥两岸农业合作的独特优势,发展外向型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动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两岸农业经济区的国际竞争力。

  “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休闲农业高水平发展。拓宽两岸农业品牌合作途径,推动两岸在更广泛的农业领域加强合作和互动,通过人员交流、产业合作,加强两岸品牌定位。加强两岸农业协会合作,组织专家学者对农业合作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安排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促进两岸农业品牌共建。”蔡欣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