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09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王会芝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了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强调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创新城市治理,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这为天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韧性安全城市提供了科学指引、指明了前进方向。

  韧性安全城市是城市能够有效防范和抵御各种自然社会冲击,具有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的能力,是安全发展的新范式。我国城市空间集聚、人口分布紧密,是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的“高发地”。当前,城市极端气象事件日益增多,洪涝灾害、极端温度、极度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病毒传染、重大安全事故等风险隐患不断上升,灾害事故呈现突发、群发等特点,对城市安全韧性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需把握三个关键

  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彰显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建设和治理依靠人民的人民性。一方面,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为了人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方向,要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依靠人民”,人民既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受益者和获得者,也是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参与者和主力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韧性安全城市治理新格局。

  问题导向。韧性安全城市是对既有韧性城市理念的深化与拓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相较于韧性城市,韧性安全城市更强调风险防范和安全管控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现代城市面临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事故、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各种复杂的风险挑战,这就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对多重风险交织叠加问题进行准确识别、超前防范、主动应变,推动实现城市更为安全韧性的发展。

  系统观念。韧性安全治理是解决城市安全问题、防范安全风险的关键,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要在科学把握超大城市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将系统观念贯穿于韧性安全治理全过程各领域,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全面增强城市治理各要素的安全韧性。

  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探索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

  近年来,天津把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内在要求,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是新形势下天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契机,需要在统筹规划协调、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科技赋能、多元协同共治等方面系统推进,全面增强城市整体安全韧性。

  建立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规划政策体系。将韧性安全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编制与实践,是国内外城市推动韧性安全建设的共同经验。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需加快制定天津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合理设计韧性安全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安排,确定建设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责任分工等内容。同时,分领域、分类型、分区域完善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详细规划和行动计划,构建具备维持力与恢复力、分布式与集群化相结合的韧性城市空间格局。

  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城市风险防控体系。风险防控是实现城市韧性安全治理的基本保障。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必须建立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符合天津城市发展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一是重视源头治理。从城市安全源头入手,将精细化治理贯穿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全过程。摸清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建立城市整体性风险识别系统,对自然灾害、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事故等各类风险的类型特征、时空分布和演化趋势进行全面评估和实时监测。二是加强统筹协调。优化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从单一的城市风险应急响应转向全过程多领域风险防范与管控,从多头分散的防控管理转向统一协调综合化管控,逐步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三是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建立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和应急物资保障数据库,推动京津冀三地应急物资信息共享与协同调度,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能源储备基地、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提升城市韧性安全智慧化治理能力。风险防范信息监测与预警机制是城市韧性安全治理的重要抓手。探索“互联网+城市韧性安全治理”模式,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5G等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与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建立集地理信息资源、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指挥调度为一体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健全灾害事故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实现对城市风险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精准防范。同时,加强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全领域全方面风险感知体系建设,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治理效果。

  构建韧性安全城市多元共治格局。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是一项需要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复杂系统工程。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着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一方面,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城市韧性安全相关政策规划的研讨。建立健全基层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网格,拓宽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渠道,形成有韧性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另一方面,发挥市场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引导多元化社会市场投资,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