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北京日报 天津日报 河北日报 联合推出
十年十记
瓣瓣同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线视角⑦~~~
~~~著名大提琴家携手天津茱莉亚管弦乐团带来精彩音乐会
~~~机械/设备行业开工首周求贤若渴
我市举行“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
~~~——团市委“3·5”学雷锋日暨青年志愿者助老行动启动
~~~市民有问题拨热线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0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日报 天津日报 河北日报 联合推出
十年十记
瓣瓣同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线视角⑦
一群奋斗者,筑梦雄安城(图)
北京日报记者 李如意 天津日报记者 胡萌伟 河北日报记者 冯阳 天津日报记者 刘欣 摄
1月31日,刘太训(右)和同事正在研究施工方案。 天津日报记者 刘欣 摄
扫码看视频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一座新城正在拔节生长。

  短短6年多,雄安新区从蓝图到实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白洋淀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产业和创新要素聚集的条件日臻完善,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

  开车行驶在雄安的漂亮街道,看到窗外的崭新建筑,徜徉在悦容公园、千年秀林,流连于白洋淀边,一种好奇涌上心头:雄安新区为什么“长”得这么快这么好?是谁在为这座未来之城默默奉献、添砖加瓦?

  前不久,北京日报记者、天津日报记者、河北日报记者来到雄安新区,将目光投向了在这里奋斗追梦的建设者。

  匠心雕琢“生命之舟”

  他每天都很忙,整个人像装了马达一样。在项目现场,他每天能走出2万多步;回北京办事,一天他能跑出两个来回。

  同事眼中的“超人”叫赵育华,北京建工雄安宣武医院一期项目经理,也是雄安宣武医院二期项目总指挥长,在雄安参与工程建设4年多。他常说,雄安宣武医院就像自己的孩子。

  雄安宣武医院是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项目中规模体量最大的,北京投资部分(一期)12.2万平方米,雄安新区投资部分(二期)15.8万平方米。作为雄安新区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的重点项目,这里将成为启动区的医疗中心,投入使用后可为新区及周边居民提供高水准、全方位的优质医疗服务。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艘“生命之舟”如何实现高标准建设?

  2019年,赵育华和管理团队来到雄安新区。建设团队人员从各单位抽调而来,年轻人多,彼此不熟悉。于是,项目部开设“雄安大讲堂”,以施工计划为基础,结合每个阶段不同的施工难点,由项目内部专业负责人、行业专家对年轻人进行业务培训。

  “新区对新建项目抗震要求很高,一般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是8级,而我们的项目在梁柱上设置了大量的抗震阻尼器,抗震设防烈度达到了8.5级。”

  “医院放射治疗室墙体最大厚度需要达到4.4米,顶板厚度是民用住宅楼的3到5倍,这就需要我们在浇灌混凝土的时候不能出现一丝裂缝。”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学习,赵育华已经从医疗建筑的门外汉变成了专家。

  2023年10月16日,雄安宣武医院开始试运行。2023年底,包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神经外科、介入放射科等多个科室在内的第三批科室开诊试运行。自开诊试运行以来,医院运行平稳有序。

  今年1月记者采访时,医院正处在运行磨合期。项目部组建了5个运行小分队,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维护修复。赵育华说,医院内部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各个板块的需求大不相同。比如冬季主空调需要制热,但某些科室需要制冷以维持低温,这就对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记得在雄安新区的每一个日夜。”面对眼前这所现代感十足的高水平医院,赵育华感触颇深,“雄安新区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当这座未来之城拔地而起时,我们会为这些年的付出感到骄傲!”

  精心擦亮“华北明珠”

  “不停歇”“像上紧了发条一样”,这是雄安建设者共同的特点,其中也包括刘太训。

  刘太训来自央企中交天津航道局(以下简称“天航局”)。1月31日,上午刚刚开完白洋淀生态清淤五期工程开工动员大会的他,立即奔赴施工现场踩点。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有“华北明珠”“华北之肾”之称。白洋淀也是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水体。

  冬日的白洋淀,厚厚的冰层好像一面巨大的明镜镶嵌在冀中原野上。远离夏日喧嚣,这是清淤施工的最佳时机。刘太训与同事们的想法一致——坚决不让污水流入白洋淀!

  2017年,31岁的刘太训来到雄安开始参与新区建设,一干就是6年多。他几乎参与了天航局所有白洋淀治理工程,练就了一身河道综合治理、园林绿化等精湛技艺。

  “2019年9月、2020年5月,我们分别进行了白洋淀生态清淤试点工程和扩大试点工程,最后得出结论:即使破冰等工序需要更多成本,施工也要在冬季进行,零下10摄氏度左右是清淤的黄金期。此时鸟类较少,鱼类休养生息,对白洋淀的扰动最小,能有效保护水质。”他说。后续的几个治理项目,冬季开工成了这些治水人的准则。一年本就回不了两三次家,这样一来,回家过年更成了奢望。

  在白洋淀,哪个淀泊什么样儿,哪种工程怎么干,刘太训都了然于胸。

  有一次,另一家施工单位负责的标段由于芦苇台田塑形的技术问题,迟迟没有进展,大家都挠头。

  刘太训去现场走了一圈。站在岸边,他当场提出解决办法:“用淤泥塑形没问题,但是不能在水上作业,淤泥见水就塌,永远成不了形。”他指着另一侧较高的地形说,“你们在那边打一个围堰,把水倒排过去,施工区域形成干地系统,实现陆地施工。淤泥运过来之后晾晒一周到10天,板结后就可以塑形了。”

  项目部按他的建议迅速着手施工,果然,不到两个月全部完工!

  湿挖施工变干挖施工,带水作业变陆地作业,去年刚刚完成的清淤四期工程采用了刘太训的这个创新施工理念,工期缩短了45天。

  “白洋淀水质从劣Ⅴ类全面提升至Ⅲ类以上标准,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2022年初传出的这则消息,让刘太训激动不已。“2017年9月第一次去白洋淀,那时淀区水质是劣Ⅴ类,气味很难闻。现在不一样了,臭味没了,鸟类多了,鱼类多了,游客也增多了。”

  “如今,白洋淀对我来说已不是普通的施工项目,她深深烙在了我的心上。只觉得自己若没有保护好她,就对不住她。”刘太训说。

  专心创造智能交通

  在雄安新区容和塔东北角创意广场上,“我来雄安了”五个大字格外醒目。很多刚到雄安新区的人,都会把它作为打卡的第一站。

  1月25日上午,雄安创新研究院临时办公区人来人往。走进认知智能实验室,室内装置的模拟交通信号灯闪烁发亮。黄武陵正带领4名研究人员讨论升级全息路口的技术方案,身后的白板被他写得满满当当。

  黄武陵是雄安创新研究院河北省认知智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曾在中国科学院学习和工作13年,后来加入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长期从事智能车辆和智能交通系统研究。

  “我与雄安结缘已久。”说起雄安,这位智能交通领域的大咖激情满怀。

  2019年,在互联网企业工作的黄武陵,参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菜鸟驿站无人配送项目。雄安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领域的超前步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令他兴趣大增,“到雄安去”的念头如同一颗种子埋进心间。

  2020年5月,中国科学院与河北省政府共建的雄安创新研究院成立。研究院建立了通信光子集成芯片等一批实验室团队。一个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的平台就此落地。听闻消息,黄武陵“到雄安去”的念头更加强烈。2022年3月,他便加入了雄安创新研究院。

  此后,其他5位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的科研人员陆续加入团队。近1000平方米的认知智能实验室搭建完毕,能够模拟各类交通场景。

  将近两年的时间,实验室构建了智能交通与无人系统实验平台。面对数字道路与全息路口、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课题,黄武陵和同事一起以算法为“利器”,在一行行代码中解决行业内的关键问题,并逐渐找到了研究成果落地应用的实现路径。他们还将自动驾驶系统研究成果应用于智能制造领域,向外输出“雄安经验”。

  对于刚刚过去的2023年,黄武陵最大的感受是“雄安创新的味道越来越浓”。

  雄安创新研究院承担或参与的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增至十余项,科研人员数量接近100人。

  如今再看当初的选择,黄武陵说:“选择雄安,就是选择未来。雄安是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鼓励大胆创新与实践,让科研人员大有可为。”

  “雄才十六条”发布,雄安中关村科技园挂牌运行,百校百所千企、万名首都高校毕业生“雄安行”举办,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启动……天时地利人和,吸引着像黄武陵这样的科技人才来到雄安,用智慧和汗水浇筑未来之城。

  黄武陵兴奋地告诉记者,创新研究院团队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发的全息路口等技术将在雄安进行大范围测试推广,“等到建设完成,欢迎你再来,一定能有更顺畅的出行体验。”

  雄安新区的建设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未来之城,正在开出灿烂的协同之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