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冰雪嘉年华、盘山的冰雪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意式风情区街心的马可·波罗广场,建起了一个圆形的滑冰场,许多游客在里面惬意地滑来滑去,为这片旅游区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冰雪“文章”,成为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的大热门,在季节中寻找经济的增长点,已经成为一种新思路。
向季节要“增量”,关键要跳出传统思路的局限。譬如以往的逻辑认为,人们爱“猫冬”。但实际上,打造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运动等一个个“IP”,就能把人们对“冷”的排斥感变成对“玩”的亲近感,激发出公众的休闲和消费热情,让“冷资源”释放出强烈的“热效应”。同样,北方人在冬天去南方游玩司空见惯。然而,抓住人们的新需求,把南方游客吸引到北方的冰天雪地里来,何尝不是对新市场的开拓?从“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就能把季节劣势变成自然资源优势。
思路的“出圈”,还要伴随招数上的“破圈”。曾经有生产采煤装备的企业,把采煤传送带上的相关技术,移植用于生产滑雪机,跳出传统领域,打开了新市场,实现企业转型,给人们带来启发。“破圈”,可以像这样走智能化、绿色化路线,向冰雪装备等高端领域进军,形成新业态、新产业;也可以把有趣的冰雪赛事、娱乐项目与“流量经济”结合到一起,通过社交媒体的放大作用,依靠时尚的营销方式打造出“网红款”的冰雪“IP”。无论是跨界、走高端还是剑走偏锋,招法越丰富,季节带来的“增量”就越多。
当然,任何招法都不可能单打独斗。季节的变化,会对生活的各方面产生影响。向季节要“增量”,就要抓住这种特性,形成诸多领域的联动,打造出独特的“冰雪生活范儿”,如此,才能对人们产生更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头一次在冬天游览盘山,看到了不同以往的秀丽山景。我们还打算去周边滑雪、采摘草莓……”这是一位外地游客参加京津冀盘山冰雪文化节时说出的感受。从吃、住、行,到游、购、娱,把物质享受、文化体验、精神感受“打包”提供给公众,这样的“季节之乐”才是立体的,才能点燃需求侧的“兴奋点”,刺激更多的经济活动产生。
而季节增量,并不只存在于冬天。每一个季节,都有“增量”等待人们去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