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津城,正值数九寒冬,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大红灯笼与中国结火红热烈,浓浓的年味儿里,更有志愿服务带来的“稳稳的幸福”。
这几天,朝阳里社区义务理发师、81岁的齐达昌大爷尤其忙碌。“快过年了,老人们都想理理发,精神精神。我是社区志愿者,又有手艺,能为大家服务,这是老有所为!”别看齐大爷80多岁了,但理发的手艺绝不含糊,喷水、剪发、剃后座、刮脸……一气呵成,干净利落。
齐达昌大爷是一名退伍军人,几年前因患病变得消沉。社区为了帮助老人积极面对生活,邀请齐大爷时常到“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点”转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鼓励下,齐大爷加入了朝阳里志愿服务的队伍。“天气好的时候,我也入户,给那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伙计理发。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满足感,身体都硬朗了。”齐大爷说。
“建一支志愿服务队,就是搭一个平台,让有意愿的居民在这里发光发热,让有困难的人从中得到帮助。”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苗苗说,“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注重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摸准居民各种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社区每年年初都要组织开展一次全覆盖式入户问卷调查,对于社区的共性问题,由社区党委接单、派单,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合力解决;对于居民日常个性化问题,则由‘红色小巷管家’等志愿者接单、派单,社区协调各方力量解决。”据苗苗介绍,朝阳里社区充分整合辖区内公共文化设施、公园绿地、窗口单位、学校等阵地资源,建立起涵盖党员、教师、医护、手艺人等组成的“手艺人服务点”“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点”等18个种类、276个服务点,随时随地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微光成炬,聚沙成塔。天津不断创新形式,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和平区将每年1月17日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日”,将群众“所需”和全区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全区各单位志愿服务队伍“所能”结合起来,实现由“一对一服务”到“集中式服务”的转变。
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298万人;志愿服务团队1.9万余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化为城市基因,融入市民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