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武清区东马房豆腐丝,是闻名京津两地的特色民间小吃,也是市级非遗项目。当地手艺传承人没有守着“金字招牌”吃老本,而是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延长产品线,开发出豆皮、豆浆以及休闲豆制食品等多类豆制品,并建起现代厂房,借助网络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精磨“一粒豆”,让传承百年的味道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是东马房豆腐丝的发展之道,也是对“非遗何以为续”的生动回答。
非遗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一种传统美食也好,一项制作工艺也好,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见证。随着时代发展,同样是非遗却呈现不同的“走向”,有的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市场空间越来越小,有的则通过改变走出新路。事实证明,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是非遗保持生命力的核心密码。
最好的传承是发展,发展活力在创新,创新的落脚点在于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现代生活。非遗创作聚焦新生活,将技艺之美与城市之美结合,可以打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当非遗可互动、可体验,与旅游深度融合,可以在文旅市场找到新的发展空间。见人、见物、见生活,从产品创新到营销方式创新,通过活态传承、创新表达,找到更多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非遗的当代价值才能更充分地被挖掘出来。
很多非遗项目以新姿态、新形式“出圈”,根本在于发展理念的更新。比如,一些非遗传承人走出“深闺”,带着技艺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展会,尝试寻找更多展示、销售场所,相关非遗重新被公众认识和熟悉。再比如,重视“老师傅”的同时培育“新匠人”,越来越多非遗正努力吸引年轻人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中来,借助年轻人的创意和想象力,为传统技艺注入活力。更开放、更主动,守住传统的“内核”,在不变中寻求变化、探索新路,非遗的“金字招牌”方能守得住、守得好。
“我们村的豆腐可行了,工艺改良了、设备提升了、品种增加了,能网上买、邮全国!”如今,提起村里的豆制品产业,东马房村民会自豪地向来访者介绍。精磨“一粒豆”,磨出的是幸福生活,更是非遗创新发展的新故事、新探索。可以想象,善于“老”调“新”弹、适配需求去创新,更多非遗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