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入核时代之后,尤其在环保主义大潮风起云涌、环保意识日渐深入人心的前提下,提高核能利用的呼声日渐高涨。20世纪50至70年代,人类开始利用核能发电,但迄今为止,核电站在全球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除了成本因素之外,一直饱受争议的安全性问题是关键原因,这主要来自既往核泄漏事故的惨痛教训。除了核武器爆炸带来的震撼性记忆之外,1979年3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2011年3月日本福岛这三次民用核工业事故,尤其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机组的爆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根植于人类记忆深处,至今仍令世人心有余悸。
在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执意排放核污染水的当下,从严肃的史学角度去认识核灾难,认识灾难下的众生,以及在此基础上思索人类的未来尤为重要。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沙希利·浦洛基的著作《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为我们理解这些问题提供了历史的注解。
在书中,浦洛基教授为读者提供了从宏观角度认知核灾难的宽广视野。关于切尔诺贝利的著述、采访、纪录片等资料丰富异常,但大多仅关注核事故本身,关于核事故发生的大的历史图景却往往被忽略了。作者将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与核灾难联系起来,阐述了美苏竞争、苏联入侵阿富汗带来的压力,以及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面临的经济困难等问题与核电站建设的关联,指出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苏联在发展核能方面的低成本追求,这成为导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重大根源之一。在核事故的处理层面,作者将时段拉长到苏联解体之后,使该问题具有了国际化的意味。当时,核事故的处理成为各方焦点,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西欧国家都参与到善后工作中。作者使用了“核勒索”的表述,由此可见事故引发的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
作为一部核事故悲剧史,这本书的写作意图及落脚点并没有局限于事故本身,而是将这起事故置于人类利用核能的大图景中进行审视,由此对人类进行警示。事实上,本书也是浦洛基教授诸多讨论核灾难的著述之一,由此可见作者的全球视野及深远立意。
在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叙事上,这部著作是历史学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作者借助采访记录、回忆录、档案文献等材料,用非虚构写作的形式,从历史研究者的视角展现冷战大背景裹挟下的核灾难、民众的心态与个人的命运,以此还原历史现场、梳理历史发展脉络。
宏大叙事需要微观史料的映照与解析。在书中,作者记述了核电站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普通民众在核事故发生前后的日常生活,即使其中涉及政府官员,作者也未将其完全视为政策的决策者,而是从日常生活的视角把他们作为个体的人进行观察,从而为读者展现了微观视角下各色人等的认知与心态。如暴露于大量核辐射中却被蒙在鼓里进行五一游行活动的民众、缺乏防护的士兵与消防员等,作者利用对当事人的采访记录、当事人的回忆录等材料,详细记述了灾难中民众的感知。他这种通过民众日常生活视角的“由下而上”的史学书写,从细微处摊平了冷战背景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历史褶皱,透视了蕴含在现实社会具象里的苏联政治与社会运行的纹理,实现了宏观视野与微观研究的有机关联与彼此映照。
切尔诺贝利的悲剧,既是人类探索能源利用的悲剧,也是苏联体制的悲剧,同时也是人类的悲剧与自然环境的悲剧。在日本强行排放核污染水引发人类重新审视核能利用的当今背景下,这本书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吸取教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