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近1200家金融机构,涵盖全市半数以上的金融总部资源;2023年,全区金融机构实现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17万亿元,月均增长9.4%;引进金融机构20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突破1.1万亿元;中心城区唯一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区,全市唯一金融全牌照行政区……这是河西区锚定金融优势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交出的答卷。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明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强化经济和金融安全”。
以此为指引,河西区以金融发展活力区为主要载体,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金融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提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布局蓝图 让金融发展光芒汇聚
眺望金融发展活力区,以友谊路为主轴,以友谊北路与永安道交口、友谊路与围堤道交口、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为关键节点,以点带面推动金融产业发展。鑫银大厦、中银大厦、天银大厦等8座税收超亿元的金融特色楼宇鳞次栉比,欣欣向荣。
近年来,河西区将金融作为支柱产业,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不断拓展优化金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发挥核心区位、机构聚集、产业支撑、楼宇空间、综合配套、政策支持六大优势作用,集全区之力提升金融发展能级。
重点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和航运金融、产业金融,河西区积极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推动金融机构专营化发展,设立特色金融服务机构。2023年2月,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率先挂牌成立“航运金融中心”,为航运金融注入新活力。2023年,累计为6900余家航运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境内外、本外币收付服务,提供各类资金支持240余亿元。在河西区先行先试的天津银行“智慧通”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支付结算、线上贷款、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从源头上解决了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难题,提升小微市场主体金融获得感。目前,“智慧通”在河西区商户超过3万家。推出“创新河西青苗计划”,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支持企业融资平台,已为27家企业融资近3000万元,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发力。
一子落,满盘活。河西区以金融发展活力区为引领,加快打造科技金融、数字金融、金融人才、养老金融等特色金融楼宇,融邦大厦、昆仑中心、平安泰达国际金融中心等在建商务楼宇总建筑面积约32.6万平方米,中银街西地块等规划储备地块总建筑面积约21.3万平方米,竣工、在建、储备的多层次楼宇空间发展格局形成。向北辐射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聚集区,带动航运金融进一步发展;向南辐射新八大里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和陈塘“北方设计之都”先行区,带动数字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加快发展,为全市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再插两翼。
(下转第6版)
(上接第1版)
培育沃土 让金融机构落地生根
“2021年落户以来,河西区有力的政策支持、贴心的全流程服务、优质的金融生态,都坚定了我们实现更好发展的信心。”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总裁王建力表示,“从企业实际发展来看,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2023年,中金财富天津管理总部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3%,资产管理规模约500亿元,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被优质营商环境和金融业发展优势吸引,原注册在广东省深圳市的渤海证券全资子公司博正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落户河西区。近一年里,在河西区的高品质精准服务下,该企业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至4.5亿元。
2023年年初,河西区金融局在走访服务楼宇企业时,发现逻绎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之前注册在海南省,便从区位优势、政策扶持、营商环境等方面主动开展宣讲推介,企业最终决定迁址河西区。河西区金融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在“五一”假日期间完成了前期资料对接,仅用2个工作日就完成了照前研商、工商变更等关键流程,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发展与迁址河西区的无缝衔接。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这里,越来越多优质企业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大展拳脚。
近年来,河西区持续提高金融总部、产业链龙头企业的集聚规模,围绕“政策+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适合金融产业发展的沃土,相继出台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的扶持办法和支持驻区金融机构发展的扶持办法等产业政策,形成了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机构引进、业务发展、人才吸引、企业上市等方面给予精准高效支持。2023年以来,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宏源期货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等20家金融机构纷至沓来,注册资本81130万元。其中6家机构来自北京,高质量金融创新生态正加速形成;10家为基金创投等创新型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聚集效应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全区各类金融机构中,以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天津分行和天津银行总行、天津农商银行总行为代表,共有21家内资总部型银行坐落在河西区,占全市62%;信托、资产管理、金融支付等机构数量占全市50%以上;保险、证券、期货等机构数量占全市30%以上,聚集金融机构类型多元。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我市金融领域集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国际交流于一体的核心区和我市构建未来金融竞争优势的战略前沿。
活水浇灌 让实体经济开花结果
“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得益于河西区金融局的周到服务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建发物流(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莹表示。
作为国内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产业知名的供应链运营服务商,建发物流涉外业务量庞大,进口信用证等国际结算业务占比高,但公司的融资额度不足,大大限制了发展。在河西区金融局的大力推动下,交通银行与建发物流达成合作,在包括进口信用证、短期外汇融资在内的多项国际结算业务上给予3亿元金融支持。同时,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也相继提高了对建发物流的授信额度,真正为企业打通了发展瓶颈。
中国机房是从事机房等各类技术性场地建设的专业化工程集成公司,主要致力于食品制药、半导体、数据中心、高科技洁净厂房、工业厂房数字化转型等高科技领域的工程建设,由于进口建设材料需求,需要资金周转。在参加河西区组织的融资对接会后,企业获得建设银行5000万元的信用融资额度。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产业在不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反哺着城区经济发展。河西区积极推动金融向实体经济“输血供氧”,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2023年,河西区组织银政企撮合活动、资本市场培训活动30场,为企业融资超过300亿元。
“企业上市是大事,一个环节也不能马虎,河西区对我们的辅导可是帮了大忙!”天津小橙养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2023年,河西区帮助该企业完成了8000万元A轮融资。同样在去年收到喜讯的还有德龙软件(天津)有限公司,其与浙商证券完成挂牌辅导签约,并在天津OTC“河西区上市挂牌预备板”和“天津专精特新专板”完成挂牌。
企业上市是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河西区积极抢抓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机遇,健全机制,强化政策扶持,推进企业上市。制定《河西区加快推动企业上市三年倍增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完善企业上市政策,加快企业上市“三个一批”项目储备库建设,率先在中心城区高标准完成储备库建设,形成梯次培育良好格局;充分发挥“河西区企业上市服务机制”作用,精准服务重点后备企业,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到39家,企业上市挂牌工作质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应持续增强。
到2027年年底,河西区力争实现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突破50家;金融机构数量超过1300家……在河西区金融发展的记事本上,写下了这份目标单。更加细致的谋划、更加扎实的举措将推动河西区金融乘风而起、踏浪而上,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大势之中,奔涌向前,开启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