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至1986年,宁河七里海附近曾连续出土了数十块不明动物的角状骨骼。由于当地有麒麟的传说,这些骨骼一度被人们笃信为麒麟骨。后经专家确认,它们竟来自麋鹿,年代为全新世晚期,距今约三千年。分析了当地远古时期的地质特征后,专家得出结论:三千至四千年前,七里海的气候远比现在温暖湿润,许多麋鹿在这里栖息、繁衍。雄鹿的鹿角每年会自然脱落,日积月累,形成了化石,最终被出土发现。
沧海桑田,曾经的麋鹿早已不知所踪。但是,这里的人们坚信,只要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麋鹿一定能够再回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宁河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走好“生态立区”之路,对七里海实施了历史遗留清理、土地流转、生态移民、引水调蓄等“十大工程”,并于日前签订了北方首单“绿色生态保险”。七里海的“绿水青山”正日渐恢复,生态环境改善与绿色高质量发展正实现着有机统一。
河清海晏,终于,在人们的期盼与努力下,2011年10月,10头麋鹿被从北京麋鹿苑引回了七里海。2021年,麋鹿由原先的圈养成功变为散养。很快,麋鹿便适应了七里海湿地的野化环境。经过管理和科研人员的精心呵护,麋鹿已由最初的10头迅速增加到了31头。不仅数量多了,去年还“变身”出了1头极罕见的白色麋鹿,备受人们的青睐。为了保证它们的基因优势,新的一批麋鹿即将从外地引进,进一步壮大并优化鹿群。
如今,麋鹿已成为七里海乃至宁河区的一张名片,其形象与故事广为流传。
本报记者 陈月峰 钱进 潘立峰
通讯员 王晶晶 韩宝亮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