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是一种古老而精美的手工艺品,是将柳条编织成形的一种技艺。因为柳条本身的柔软和韧性,适合于各种复杂的构造和弯曲的形状,所以柳编还具有纹理清晰、优美动人的特点。
杨俊艳是天津市静海区胡连庄手工柳编的第四代传承人。2022年6月,柳编(胡连庄杨氏手工柳编技艺)入选第五批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事柳编40多年了,杨俊艳想通过这门手艺,带领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从小家贴补家用,到带领大家获得“出彩人生”
走进杨俊艳公司2楼的一间大厅,四周墙壁旁摆放的木质柜子和展示台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柳编制品:有便于携带的大小柳编篮子,有不同用途的柳编筐,还有造型各异的柳编装饰挂件,品种多达上百个。杨俊艳介绍,这些柳编制品所使用的柳条大部分来自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种植的柳树,这些柳树原本是用于防风沙的,由于这种柳树生长周期快、产量大,是柳编制品比较好的一种原材料。
在杨俊艳看来,柳编制品编织出来后能否好看,关键还在于柳条的采摘加工时间上。杨俊艳解释,对于产自达拉特旗的这些柳条,她们一般分两个季节使用:第一个是每年的六七月份,由于当地气候潮湿,再加上正值伏天,从树上采摘下来后,就可以将柳条上的皮剥掉,编织成很多白色的柳编制品。第二个是立冬之后,因为这时采摘的柳条无法去皮,她们就会用其编织很多有颜色的柳编制品,这些颜色都是纯天然的。
杨俊艳指着摆在木柜中一双编织婴儿鞋说,为了将柳编的这种技艺发扬光大,她还进行了向外的延伸,比如用刚成熟玉米的外皮,做成各种装饰挂件,用麦秸秆、马绊草等做成工艺品,它们不仅形状新颖,颜色还鲜艳。
“我们家祖传就是从事柳编这门手艺的。”杨俊艳说,她们家一直居住在静海区,从她的祖爷爷那辈开始,就利用柳条做各种柳编制品,她的爷爷、父亲也一直沿袭着这门精湛的手艺。杨俊艳记得,由于那个年代家里非常贫困,爷爷和父亲就用从地里蹿出来一种野生的、名叫“棉槐条”(俗称枯柳条)的植物做柳编的原材料,后来发展到用河沟旁柳树上的柳条做各种柳编器物:比如盛窝窝头的浅子、存放蔬菜的篮子和背筐以及簸箕筐,等等。
在杨俊艳的认知中,她是从记事起就已经跟着爷爷和父亲学起了柳编的这门技艺,可是由于用于柳编的原料并不是很多,杨俊艳只能用爷爷和父亲不用的原料下脚料练习。看着杨俊艳心灵手巧,而且对柳编也格外感兴趣,爷爷和父亲就利用空闲的时间,多给杨俊艳进行指导。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杨俊艳的柳编手艺也越来越趋于成熟起来。
杨俊艳说,由于她编的柳编制品逐渐增多,周围的很多邻居看到后,觉得既好看又实用,纷纷想要,她也没有犹豫,就都送给了邻居们,而且邻居们也非常热心,找来一些柳编所需要的原料送给杨俊艳一家,这样一来,杨俊艳编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和父亲一商量,父亲就带着她到周围的集市上去销售,来贴补家用。以至于后来,杨俊艳全家都一起干起了柳编,在静海区也有了不小的名气。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杨俊艳觉得她们家柳编制品应该向更多的地方进行推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杨俊艳第一次将自己编织的产品搬到了广交会现场,后来随着自己参加广交会的次数增多,她家的柳编制品得到很多国外厂商的青睐,接到了数十个国家的订单。
为了能让柳编这门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同时也能完成日渐增多的订单数量,杨俊艳开始向更多人传授这门手艺。她说:“我那个时候就到村、乡或者大队里的广播站,用广播大喇叭寻找喜欢做柳编的人。”杨俊艳回忆道,当时她的父亲、她、还有她大姐一起负责教柳编。而且不管有几个人想学,他们都会将这些人聚在一起,备足了原材料,给学员传授柳编的各种技艺,直到教会为止。他们一般会在一个地方教授两三天左右,等到教会了,然后去旁边的村接着教,后来隔几天再回到这个村或者乡,看看学员学得是否扎实,最后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再进行针对性讲解。“在半年的时间里,我先后教会了三十多个村庄的学员。”杨俊艳补充道。很多村民看到同村的人既学会了一门手艺,而且还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就都积极自觉地互相学习起来,这样学习柳编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多。比如像静海区小黄庄村等一些村,学员中有很多是夫妻两人一起学,他们除去每天种地外,将这门技艺变成了自己的副业,不仅将自己家的土坯房翻盖成砖房,而且还过上幸福的生活。
杨俊艳说,她坚持送技能上门,毫无保留传授技艺,脚步遍布18个乡镇及武清、北辰等周边区域,每年行程2万公里,累计培训超过2500人次,带动1500余人实现不出家门、灵活就业,为家庭增收,帮助她们获得“出彩人生”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走出国门,将柳编技艺带到世界舞台上
据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胡连庄杨氏手工柳编,至今已传承百年。田间地头常见的植物经过纯手工编织被制成不同种类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产品生态环保、美观实用,不仅极具静海乡土气息,还带动了很多农民就业。目前,杨氏手工柳编产品多达500多种,畅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
2018年3月,柳编(胡连庄杨氏手工柳编技艺)被静海区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6月,又被评定为天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谈到传承手工柳编技艺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时,杨俊艳表示,创作者的手法和用料都比较重要,其中手法是第一位的,例如在柳编篮子的过程中,要做到平整、分净,分净指的是要将材料分匀称了,在最后收边时,编出的篮子才能非常好看。
杨俊艳从事手工柳编工作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在柳编被市和区两级政府认定非遗后,她觉得这是从国家层面,对流传下来的老手艺的一种认可,对她个人来讲,也是非常高兴的事情。“我在刚开始干这行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将这门手艺当作副业来做。”杨俊艳接着说,随着这门手艺受到政府和市场的支持认可,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包括村里的残疾妇女和一些家庭妇女也都加入到学习传统柳编手艺的队伍中来,不仅这些妇女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而且也改善了她们的生活状况。杨俊艳也开了自己的公司,有了更强的经济基础和更大的平台,来传承这门技艺。
为了能更好地将柳编技艺传承下去,杨俊艳也是一边摸索,一边找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来。在她看来,要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调整产品生产、销售、利润分配模式,目的是为传承老手艺的这些人增加收入。杨俊艳说,学习柳编技艺的人中,有很多人都是农村家庭妇女,她们平时以种地为生,柳编是她们的副业。在最早的时候,这些妇女编一个篮子,也就赚几分钱,但是贴补家用没有问题。现如今,柳编制品的价格增长了好几倍,如果还给她们很低的报酬,就非常不合适了,而且还会导致从事柳编的人员越来越少,很多订单也无法完成。杨俊艳表示,她会根据产品价格的增幅,为老百姓增加收入,即使在与客户沟通中遇到困难,她也要坚持这样做。
对于以后的打算,杨俊艳表示,她准备继续将柳编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同时,杨俊艳也培养自己的孩子多学习一些外语,以后到广交会为产品销售、业务洽谈提供更大的便利。在天津市妇联的支持下,杨俊艳每年都会在新农学堂的培训班里授课,向喜欢柳编的老百姓传授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