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镜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本报再访蓄滞洪区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01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生的力量(图)
——本报再访蓄滞洪区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张磊 潘立峰 通讯员 王震 刘崇岩
海河流域东淀蓄滞洪区完成退水以来,西青区辛口镇持续推动农业复耕复产,恢复蔬菜大棚设施,抢种冬小麦、蔬菜等作物。图为第六埠村抢种的1200余亩冬小麦长势喜人,一片绿意盎然。
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村干部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一起查看蔬菜长势,分享种植技巧。
西青区辛口镇修复后的农业大棚设施。
静海区台头镇胜利村村干部(右)帮助养殖户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洪水退后的静海区台头镇恢复生产生活,重现昔日繁荣。
静海区台头镇对11条需要修复的道路路面开展抢修。图为工作人员使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对姜坝路进行修复。
独流减河低水闸位原址拆除扩建工程正式启动,项目位于静海区独流镇十一堡,计划2024年11月完工,工程建成后,可提高大清河系防洪保障能力。

  还记得今年汛期,大清河畔被淹的房子吗?还记得洪水来临,第六埠几近没顶的牌楼吗?还记得我市蓄滞洪区,为了京津冀更多人的安全而承载的一片汪洋吗?如今洪水退去,受灾群众怎么样了?灾后重建进程如何?生活是否恢复正常?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再次探访静海、西青蓄滞洪区,用图片呈现重生的力量。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张磊 潘立峰 通讯员 王震 刘崇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