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拍了4部剧了,两三个剧组同时开工,一周就能拍完上百集”“横店有超百个短剧剧组在拍摄,还有200多个剧组在筹备”“上线8天充值过亿元,创下短剧最高充值纪录”……今年,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的网络微短剧成了贯穿全年的火爆投资项目,被圈内戏称为网络微短剧的“商业元年”。
网络微短剧已经成为各大视频平台的主打内容,这些作品平均每集长度两分钟,总集数百集上下,内容多以“霸道总裁追美女”“打工人暴富神话”“穿越古代夺王位”等具有眼球效应的话题为剧情。此类作品“含金量”极低,不需要专业演员以及必要的服装、道具,随意搭起草台班子便投入拍摄。
行业数据预测,今年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50亿元。低成本、高回报的原因在于,这些短剧具有特殊的商业模式,一般前10集免费观看,利用快节奏或强反转的剧情来获取用户继续观看的好奇心,之后便要充值付费观看,每集价格在几角钱到一两元不等。部分短剧创作者为了追求流量,放弃了传统影视作品的基本架构,基于短视频平台快节奏的特点,不靠特效、表演取胜,而是采用“狗血”“刺激”等更直观的方式引流。与网络电影和电视剧相比,这类作品更像是一个情绪入口,用节奏感强烈的音乐与紧凑的剧情相结合调动观者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导致了用户冲动付费。
短视频用户数量庞大,是网络微短剧播放量动辄破亿的主因。《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其中过半数在近半年内有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等,19岁以下的用户收看比例也超过五成。诱人的商业利益吸引了资本的关注,引得包括华策影视、正午阳光在内的知名影视公司也纷纷参与其中。
随着文艺作品多样化的趋势发展,那些靠爽点、反转、土味内容等走红的网络微短剧因其内容低俗、过度商业化,不能提升作品文化内涵的短板已全面暴露。日前,广电总局召开了《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征求意见稿)座谈会,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
“做小做微”是近年来文娱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大量微短剧本质上仍是“流量产品”,而非真正的“内容产品”,行业未来的规模大小,完全取决于行业能否自律、能否守住底线。能掌握优质的内容,同时拥有强大的渠道资源,才能脱颖而出。现阶段开展的专项整治,意味着微短剧进一步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而今夏爆火的《逃出大英博物馆》,让更多从业者看到了微短剧可以迈向品质化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