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与中国人相伴千载,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地位崇高。“士无故不撤琴瑟”,“琴者,禁也”,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古琴丛谈》被称作“当代有温度的古琴必读书”。
作者郭平是一位古琴演奏家,也是小说家、文艺学教授,诗文书画皆擅,堪称“当代文人琴家”。他的长篇小说《广陵散》,写肝胆相照的生死之交,将中国人对“知音”的渴求融入古琴的品格之中,重塑真善美。因为有古代文学与艺术的浸润,作者由古琴而深入传统文化的各个向度,从更加广博和深刻的角度品谈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有传统文化的全面滋养,有对美学哲学的长久思索,有对个体生命经验的关注,其笔下所写之琴内涵与意蕴更为阔大,更能诠释古琴如何成为无数文人雅士的知音挚友,又是如何在时光岁月中留下迷人之美的。阅读这本书,即使是此前从未听说过古琴的人,也能真正理解“琴为何物”。
该书从琴的制作讲起,讲琴的形制、结构、槽腹、琴弦、琴徽、髹漆、断纹等,让读者初步了解作为器物的琴。而后,又谈到弹琴的讲究、琴音的品德,品评古琴音乐带给人的欣快和沉静,强调人内心的芬芳之意,解读古琴的两种境界——“古”和“清”,并指出“清”是琴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作者认为,“琴毕竟是美的具体存在,需要高水准的技艺才能实现这种美。”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爱好者,都应当对琴的指法、题材、音乐特征以及古琴谱的文化有全面的了解。这本书讲述了古代琴书与琴学传统,解读古琴谱中蕴含的中国式智慧,将高深的道理化作日常的哲学,如良师益友般推心置腹、侃侃而谈。书中还十分贴心地与读者分享了学好古琴的经验与方法:首先该从聆听进入古琴世界;其次要阅读一些基本的琴学文献;再次,要阅读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思想与诗文。“琴是一个极丰富的存在,不愧博大精深之誉”,需要后来者“虚心学习”“恭谨进入”。作者分析古今琴曲手法的差异,发表对古琴的风格流派及现代传承的看法,强调人的品格、气质、学养、经历等因素对个人琴风的影响,使读者有更清晰和清醒的认识。
书中还有古代名士文人与琴的轶事典故,如子期与伯牙,嵇康与《广陵散》,陶渊明与无弦琴,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范仲淹与《履霜操》等,也有对现代古琴大家管平湖先生、刘景韶先生、成公亮先生琴风和琴境的探讨。其中《鸿泥阁谈琴录》一篇为琴学札记,是作者研读琴书的感想心得,形式独特、思维发散,灵感之光随处可见,值得深究的线索散落其中,是极为丰富有趣的呈现。爱琴、懂琴之人,乃至专业琴家或研究古琴的学者都可在其中“挖宝”。
作者对琴的热爱无比真切,又将自己习琴的体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每一个热爱古琴的人,希望这些体悟能长久地带给读者思索和启发。他说:“中国文化重传承,而传承除了知识、方法的来路,更深在的是血脉心性的接续和交流。因为有传承才有生命的奔流。”《古琴丛谈》便是这种“血脉心性的接续和交流”。
传统带给人踏实感,能够抵御和对抗现代性的短暂、破碎、断裂,它是一个民族的血脉赓续,也是个人生命河流的奔腾。《古琴丛谈》始终围绕人来谈琴,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关心人的生命痕迹和人的悲喜,字里行间都是对生命的热望,传达出淡泊、达观的人生态度,如泠泠清音,抚平现代人的焦躁。
“一间茅舍,一杯清泉松枝煮出的茶,岩边的一棵古松,窗前的一本芭蕉,一架线装的古书,远处传来微雨中的一二声鹧鹄,如铁的梅枝上落就的一层白雪……可以说,事事物物皆与琴的气质相互协调、相互映发。”古琴是人孤闷与欣快时的朋友,而读懂琴的过程是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中“眺望崇山大川”的过程,是真正融入日常而获得精神自由的过程。即使是不学琴的人,也完全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回久违的沉静、平和,找到可供精神腾挪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