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今年以来我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3.94亿元对口支援甘肃省甘南州~~~
市领导赴西青区、滨海新区调研~~~
市委政法委举办政法大讲堂~~~
“智汇滨海”人才节受海内外关注~~~
市领导赴宁河区开展专题调研~~~
~~~
新闻发布厅
我市探索构建政府引导基金体系~~~
市领导调研我市“八五”普法决议执行情况~~~
~~~
全市干部学习大讲堂举办第19期讲座~~~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强调~~~王沪宁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农学堂”助妇女创业增收
本报记者 杜洋洋

  一根柳条,往日人们废弃的玉米叶、麦秆、蒲藤,经过一双巧手上下有节奏地摆弄,就能变成鸟巢、花篮、背筐等一件件精美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日前,记者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静海区“津帼家庭手工坊”见识了负责人杨俊艳的精湛技艺。

  杨氏手工柳编技艺,具有上百年历史,从选材到编织,再到后期加工包装,每一道工序都渗透着手艺人的心血和汗水。

  “受爷爷和爸爸的影响,从小我就特别喜欢柳编,后来发现柳编的前景特别好,我就成立了柳编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杨俊艳说,柳编厂成立后,她还吸纳周边村庄的农村妇女利用空闲时间做编织品来补贴家用。

  这些年,随着订单量日益增加,工厂规模不断扩大,杨俊艳将最初的柳编厂升级为天津鑫湖工艺品有限公司,并在同年申办了进出口权,正式进军国外市场。目前公司有500多种柳编工艺品,作为免检产品销往瑞士、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量达20多万件。

  近年来,静海区妇联积极挖掘域内如杨氏柳编一样的传统手工艺并为其搭建平台,通过“新农学堂”培训的方式将柳编手艺送到各个村,杨俊艳手把手地教,每次来村民家回收编织成品时,发现问题就及时和村民沟通一起研究,在成品质量上精益求精。通过这种方式带动了一大批妇女实现灵活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增收致富。“在区妇联‘娘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我的柳编事业越做越大,以后我会继续带领更多的农村姐妹们凭借柳编共同致富。”杨俊艳说。

  杨俊艳领办的“津帼家庭手工坊”作为首批试点,自创建以来通过“新农学堂”方式累计开展手工编织培训受益人数超过2000人次,带动近1000人实现灵活就业,帮助她们获得“出彩人生”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