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半月谈报道,记者在基层走访发现,有的群众在谈及村里的公共事务时,对村干部抱着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尤其涉及利益分配、享受政策时,会心生“他们有关系”“多少有猫腻”等揣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揣测?说到底,还是信任感不足。问题的产生,或许有多种原因,比如有的平日与群众沟通少,群众不清楚你在忙什么;有的处理问题简单生硬,忽视群众的感受;也有人对政策理解不透,群众有疑问回答不出个所以然……群众心里打着问号,信任感自然很难建立。
问题出在干群之间的隔阂,解决的方法就在于消除距离感。距离是物理层面的,更是情感层面的。如果不能真正走近群众,见了群众端着架子,这样的“近”起不到增进感情的作用,反而会令人反感。
消除距离感,也要让群众有参与感。干群之间的信任感没有建立,有时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有些事流程不够透明、群众不甚了解,让群众成了“局外人”。曾经某地给村里修路,路修成了,村民依旧不认可,认为修路过程财务不公开,怀疑干部吃回扣。好好的一件民生实事,最后变成了糟心事。究其根本,是没有尊重群众的知情权,没有让村民参与进来。此后,该村改变方式,将大事小情放在“阳光”下,让村民参与投票表决,如此一来,各项工作获得了群众认可。群众的事与群众商量着办,让群众参与进来,让群众心明眼亮,不给“猫腻”留空间,信任感也就有了。
当然,消除距离感,最终要看群众有没有满足感。建立信任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让群众的利益得到更好的满足。如果解决问题虚晃一枪,始终看不到成效和结果,只会消磨群众耐心、让群众失望。言出必行,行而有果。这个“果”,不是表面解决问题的“果”,而是让群众满意的“果”。比如解决楼道放置杂物的问题,一句“不许放”可以有个结果,但如果能帮日常杂物找个好去处,群众一定会更满意。让群众满意、给群众实惠,坚持这样的标准去办事,群众才会真心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