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2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磅品荐
遗忘的力量永远抵不过生命中的光(图)
王小柔
《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韩】张起众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记性不好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自嘲“这脑子完了,老年痴呆了”,可这种云淡风轻的笑谈对于某些家庭来讲,就是永远飘不走的乌云。有些人说,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病,因为它不可治愈,大脑中记忆的橡皮擦逐渐抹去所有珍贵的回忆,让世界变得越来越陌生,自己逐渐掉进孤独的深渊。老年痴呆症,就是偷走心智的贼,让亲人逐渐迷失在自己身旁。

  一些出现症状的老人连自己为什么来到医院都没搞清楚,就稀里糊涂地被家属按到诊室的椅子上。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用僵硬的表情拼命压抑即将崩溃的情绪。他们害怕真的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随即用夸张的话语和行为掩饰内心的恐惧。

  “晚期痴呆症患者的问题不单单是记忆力等认识功能障碍,还有所有让人可以称为人的能力全部消失,包括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如果不是《我正在消失,但爱还在继续》用一些就诊故事为我普及了痴呆症的知识,我以为痴呆症只需要面对“遗忘记忆”的苍白呢。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忘记

  这是一本纪实类散文作品,是照顾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科医生张起众深耕职业与日常,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震荡心灵后提笔写就的“记录之书”。张起众常年陪伴在患者身边,在生与死的边界上,与无法治愈的疾病做着斗争。书中包括45段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人生,用五个章节记录了不同的典型“故事”,如妄想、失眠、焦虑、幻觉、囤积等行为。

  有一种恐惧支配着全人类,那就是对死亡的恐惧。我们虽然存在,但注定会在某个瞬间不复存在。为了克服这种无法改变的必然恐惧,我们拼命寻找死后世界、神仙、灵魂等超自然存在,不断探寻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试图创造“永生”。我想,人类对痴呆症的恐惧也不例外。这些患者在诊室里,拼命要证明自己还可以和所爱之人生活在一起。

  书中一位老奶奶,每次来诊室都会给医生带一瓶养乐多,然后慢条斯理地讲述陪她就诊的儿子多么孝顺,丈夫对自己多么贴心。养乐多是儿子给她的,她可能并不明白自己的包里为什么会有这种东西。她依然会着急回家,要去照顾已经不在这个世上的丈夫。老人已经不记得,自己曾经无数次向医生抱怨丈夫一点忙都帮不上,为了逃离这种令人窒息的孤独感,自己已经不止一次离家出走。

  对于陷入感情深渊,时间和空间都静止的老人来说,无论是陪伴在身边的儿子还是丈夫,都无法让她得到真正的安慰。某一刻,老人会和家人进入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听不到彼此的言语。痴呆症如同重力会扭曲时间和空间,让时间变慢,随后产生严重的抑郁,宛若一个黑洞,把人永远困在痛苦的时间里。

  慰藉无法被治愈的人生

  书中讲述了一个个关于“人”的故事,关于在生命终止前,爱永不停歇的故事。作者用温暖的视线去捕捉生命意义,会为那些过着无法被治愈的人生的人们,送去温暖的安慰。我们最终渴望的是“爱的能力”,倾听情感能让我们息息相通。

  当我们从生命的角度看待老年痴呆症,会发现它正一点点与我们坦诚相待。我们要关注的是隐藏在老年痴呆症背后的欲望,即拼了命也要重返故乡的欲望、不得不四处游荡徘徊的欲望,以及在失去“人性”前旺盛且强烈的爱的欲望。

  这本书关注的是老年痴呆症这一老龄化国际社会的共同话题。张起众身为专业的诊疗医生,亲历多个患者案例,以精深的专业精神、温暖的人文关怀、直面生死的哲学省思来关注这一人类暂时无法攻克的疾病,以期为身处其中的患者及病人家属、关注老龄生活的普通人给出真相、消除恐惧。

  诊室里还有一位奶奶,一口咬定儿媳妇偷了自己的钱,她的儿子满脸无奈地坐在一旁。儿子会给老人零花钱,老人有好几次找不到这笔钱,就开始怀疑是被儿媳妇偷去了。后来,她的关注点不再是找钱这件事,而是把矛头转向了“偷钱”的儿媳妇,开始向儿媳妇发泄自己的愤怒。

  一般人发现物品或钱财不见,会先考虑是不是自己记错了地方。但老年痴呆症患者不同,他们不管东西是不是真的丢了,只会一口咬定自己的东西被偷,从而变得焦虑,这种症状被称为“被窃妄想症”,是老年人罹患痴呆症后最常见的妄想症状之一,发病初期就可能出现这种症状。“被窃妄想症”会进一步演变成“被害妄想症”,怀疑有人闯入自己家中,甚至还会怀疑亲人、护工等自己身边的人,向他们大发脾气。

  这是一种会让一个人逐渐失去自我的疾病。患者失去的不只是记忆,还有能力、选择、自由、希望、受人尊重等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就像汹涌的波涛卷走一切。患者虽然极力想要否认自己正在发生改变的事实,但越是抑制这份不安感,源自不安的恐惧和悲伤就会越发强烈。

  通过这本书,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不是如何让痴呆症患者死得体面,而是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在我们的世界。

  在 · 线 · 阅 · 读

  我在处方上写下的每一味药都慎之又慎

  面对那些坐在轮椅上,看起来虚弱无比的老人,我在处方上写下的每一味药都必须慎之又慎。痴呆症治疗药物可能引发呕吐或者腹泻,偶尔还会诱发谵妄,导致患者夜晚认不出人,思维愈发混乱。对于调节幻视、妄想、失眠、暴力等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用对了可以缓解症状,帮助患者与家人一同生活;用错了会引发震颤症状,导致患者摔伤,加重病情。半片药、四分之一片药、粉剂……虽然善良的药剂师从来没抱怨过什么,但每次写处方的时候还是要考虑他们。因为目前还没有发明出可以把药片分开或是碾碎的机器,这就需要药剂师纯手工完成,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有医生都被住院的老人骂过。为了让他们明白自己是因为痴呆症或妄想症住进医院,我们磨破了嘴皮,可他们就是不明白。面对医生的白大褂,他们多少会收敛一些,但护士、护工就要承受他们所有的愤怒。这在医院是件司空见惯的事情。老年痴呆症患者住院初期,压力会暂时加重退行性症状,从而导致大小便更加频繁。从这时起,问题的重点不再是治疗,而是照护,这无疑会加重医护人员的负担。护工不想一天二十四小时待在精神科病房里,结果就是护士一天要清理数十遍患者直接在地板上解决的大小便,还要一日三餐按时喂饭。

  那些因为酒精性痴呆症住院的老人还会出现戒断症状,大脑功能迅速退化,连最基本的走、坐都成问题,总是会摔倒。对于这种情况,医务人员要拆掉病床,在墙和地板间放上垫子。护士在照看其他患者之余,还要随时通过闭路电视观察患者是否摔倒。如果不能在一至两周内恢复患痴呆症的老人对昼夜的正常认知,那么所有人的日子都不会好过。不知情的患者家属会不停地质问医生“为什么患者恢复得这么慢”“为什么症状不断恶化”,通常到这个时候,医护人员也都到达了极限。我虽然不会说什么,但我从医护人员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想让我下怎样的医嘱。自己的牺牲和努力被别人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这种心情与受到不正当待遇的痛苦无异。

  “就算不照顾那位患者,我也照样领工资,我真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这是一位医生辞职前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对于这个问题,我无法作答。因为我知道,那位医生对患者的照顾比任何人都要尽心,看到患者康复他比任何人都要高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