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2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邢台听泉(图)
肖克凡 题图 张宇尘

  自古以来,燕赵占据华北乃至更广阔地方。唐代韩愈《送董邵南序》开篇首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言其自古多豪侠,雄风浩荡,人杰辈出。后来“感慨”流传为“慷慨”,词语内涵依旧。

  回眸维系两个多世纪的战国时代,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别荆轲远行刺秦的悲壮歌吟,经久延荡于历史深处,缕缕回声不绝。

  聆听盛唐诗歌乐府,高适有诗云:“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古典文学作品记录了古赵都城的景观。

  中国民间俗语“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两千多年来,华夏大地不曾更名的城市,唯有邯郸。燕赵名扬寰宇,名城首推邯郸。查阅《中国汉语成语大辞典》,其中与邯郸文化历史相关的成语,将近一千六百条:邯郸学步、完璧归赵、毛遂自荐、负荆请罪、黄粱美梦、纸上谈兵……洋洋大观,举不胜举。

  域外有“城市学”理论研究认为,一座大型城市的辐射功能,其影响范围方圆数百里。如此看来,古城邯郸历史悠久、体量巨大,它的身影遮蔽了周边地方。从古至今,东临渤海,西挹太行;黄河之北,直抵燕山;这便是时下环抱京津的河北省。其实,河北省邯郸市左近有个名叫邢台的城市,似乎并未广为人知。难道这印证了城市学的“遮蔽效应”──邯郸的巨大身影覆盖周边,笼罩其他城市不得脱颖。然而,历久弥新的邢台,它的渊源并不亚于古城邯郸,甚至历史更为久远。

  据相关文献记载,邢台的邢字,古代通“井”,也就是说邢井二字通假。有《康熙字典》称,“穴地出水曰井”,古代邢台百泉涌流,故称“井方”。远在上古时期黄帝率领众人兴建井田于轩辕之丘,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这里遂成繁荣之地。相传尧帝时期,百泉因井而获井邑之名。后人感念黄帝凿井聚邑的德政,将汉字“井、邑”合为“邢”,邢地从此而享名。

  陕西省的桥山黄帝陵,声名远播海内外,每逢祭祀盛典,全球华人瞩目。炎黄子孙倘若不知始祖轩辕安葬地,近乎数典忘祖。然而,早在远古洪荒时期,轩辕黄帝于邢台凿井聚邑的历史,却未必尽人皆知。似乎邢台被历史记载淡化了,名未符实。中华民族不仅要知晓先祖轩辕归葬处,也要了解黄帝早年“邢台创业”的故事,后人理应补课以不忘先贤伟业。

  3500年前,商王祖乙建都于百泉,拓建王邑构筑粮仓。周代邢侯封国,立足于此。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秦始皇命丞相李斯以小篆统一汉字,史称“书同文”。李斯选定“井邑”合字的“邢”,便成为邢地专有名称。光阴荏苒,公元1945年,顺德府复名为邢台市,从此县市两地同名,以“邢”传承,延续至今。

  邢台已然具有3500年建城史,600年的建都史,确是远古华北地区形成的首座城市,没有之一。因此,与洛阳、武汉并称中国历史三大最古老的城市。同时,邢台又与济南、杭州并称三大泉城。邢依泉而建,因水而兴。有古籍记载从泉喷涌的景象“环邢皆泉,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

  邢台包含百泉和达活泉两大泉系。其中百泉泉系的泉域宽广,计有沟头泉、黑龙潭、小龙泉、百泉、珍珠泉等十五个泉群,泉眼众多。明万历年间《顺德府志》记载:“百泉水,即湡水也,出襄国城南,泉有百孔,故曰百泉。”

  百泉泉域基本属于七里河流域,其域以百泉水源灌溉良田,可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一派泽国水乡风光。

  水,无疑是生门。开浚沟渠,筑之堤闸,以滋农事。就这样,“百泉之城”于中国北方呈现江南“鱼米之乡”景象。

  传说乾隆皇帝南巡返京途经邢台,惊叹此地清泉喷涌、碧水荡漾、芦苇连天的景色,不由发出“早知有百泉,何必下江南”的感叹。朝廷随即特拨官银兴修百泉水利。

  古代邢州是唐代名相宋璟故里。此人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尤其所作《梅花赋》为传世文章。如今,在宋璟故居梅花堂内,完好保存乾隆抄录《梅花赋》的碑文,落款为乾隆庚子阳月御笔。乾隆南巡驻跸邢州,此碑可鉴。

  邢台泉域浩瀚,方圆数里星罗棋布,以沟头泉为中心,其泉域素称“水海”。位于华北腹地的邢台却以“海”自况,显示出对烟波浩渺的自豪感。邢台民众对生命之泉的感恩,对文明之源的认知,深深浸透在“百泉文化”里。

  关于沟头泉名称来历,流传民间很是有趣。明万历年间,有本地乡绅挖沟引水营造花园,形成水域酷似“狗头”,人称“狗头泉”。历来文人素有脱俗入雅的兴致,遂取谐音“沟头泉”,从而更名正册。

  那么邢台百泉如何形成的呢?这是大自然造物的恩泽。邢台百泉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前台地,史前造山运动使得台地岩石错断而抬升,沉积物堵塞,从而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盆状地下岩层地貌。就这样,西部山岩溶水从三个方向流向百泉地域,当岩层溶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清泉便从地势较低的岩缝涌出,这便是百座泉眼水长流。

  早在二十万年前,邢台泉域气候湿润,阳光充沛,有着水草丰饶的湖畔,有着植被茂密的森林,不乏菱齿象、披毛犀、斑鹿、巨驼等大型动物,属于古人类渔猎的天然场所。

  日月如梭,沧海桑田。公元1975年,为缓解邢台东部用水紧张局面,当地掀起万人大会战热潮,在百泉地带清淤开泉,形成如今“百泉湖”的形状。20世纪80年代初,历经三年大旱,加之水库蓄水截流,地下岩溶水超采,泉区水位大幅下降,多数泉眼出现断涌。行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导致泉群断流,水域逐渐干涸。

  水是生存之门。从丰水到枯水,这在中国北方不是孤立现象,地处冀中的白洋淀曾枯水见底。九河下梢的天津卫,因缺水而引滦。然而号称百泉之城的百泉断水,邢台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

  实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历经多年水土涵养,邢台地下水位渐渐恢复。公元2021年8月,正值盛夏时节,已然干涸三十年的百泉竟然复涌。百泉之地重现泉水,人们竟相传告,尤其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人们,有生之年重见泉水,可谓“喜大普奔”。这泉水曾经滋润良田万顷,这泉边曾经倒映几代人青春身影。如今清泉复涌,如沐春风。

  尽管80后、90后,不曾与父辈感同身受,然而,百泉复涌,湿地重现,水泽万物,大地复苏。这泉水叮咚鸣响于耳畔,奏响幸福乐章。

  湿了眉睫,是感恩的泪水。告别干涸,百泉重新成为百泉,这既是复归,也是新生。百泉人珍惜百泉水,点点滴滴润泽心田。他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倍加爱护这座座复涌的泉眼。

  百泉复涌后,其水域面积达到350余亩,最深水位达45米。曾经的“水海”终于重现,曾经山清水秀的大自然风光,再度装点着邢台古老大地。

  百泉的清泉复涌,恰似久旱甘雨,犹如亲情重温,宛若故友回归,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大好时机。依照“先保护,后利用”的原则,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规划,打造“太行泉城,美丽邢台”的常驻美景,这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命之泉的感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甘泉复涌,为当地百姓提供优质水源,同时带来发展乡村经济的难得机遇。水给乡村经济注入活力。水主财,水聚财,以水做出大文章。

  依托百泉复涌的优势,抓住大好时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水产养殖,乡镇建成百泉酥鱼厂,生产当地特产“百泉酥鱼王”,已经被评为邢台“十佳”特色小吃,进驻邢台各大超市,年销售额达百万元。

  依托百泉复涌的优势,充分利用广布水域的优势,瞄准乡村振兴目标,大力推广栽种荷花,让当地重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风景。宋代杨万里的“别样”是诗意,如今荷花的“别样”却是产业,建厂生产“荷叶茶”,走土特产深加工的路子,以地方特色优势赢得市场。

  依托百泉复涌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引导农民种植九孔浅水藕,成功打造“瑶池藕”品牌。中国北方的莲藕种植,普遍为七孔藕,九孔藕多产于南方。然而,百泉水域的莲藕养殖产业,不仅产出优质九孔莲藕,甚至可见“十孔”。这在北方中国确为罕见,也令南方游客惊诧不已。

  走乡村振兴的道路,合理调配利用水资源,发展山乡特色种植,月季花、西洋梨、无花果、葡萄……可见座座披红戴绿花果山,培育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

  百泉酥鱼、荷叶茶、瑶池藕、特色水果……这件件宗宗为清泉所培育出的乡村土特产品,吸引着来自八方的游客,传播着百泉风景的名声。

  乡村振兴不仅造福乡梓,发展农桑,而且是全面准确制定高标准的长远规划,打造“太行泉城”新地标,首先将沟头泉片区定位为“城市会客厅”,打造集生态、休闲、商务、娱乐为综合体的特色街区,进而将百泉片区规划建设为特色文旅小镇。当地已经为规划建设中的特色街区起名“簋街”,这美好愿景化作前进动力,“城市会客厅”建设蓝图将次第展开……

  本版题图  张宇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