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1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王京滨 李牧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经济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努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绿色发展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但从整体看,产业结构中还存在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等问题,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水平和应用范围还有待提高。同时,从外部环境看,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竞争的焦点之一,发达国家有关碳关税等绿色贸易准入规则日益严苛。我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特别是现阶段要着力完成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从末端治理向源头转型和结构全面优化的关键性升级。为此,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发挥制度供给、资金支持、创新引擎、产业联动、数字融合的驱动合力,形成完备的绿色发展产业生态,全面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

  一、加强制度供给,在健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要在制度建设上发力,进一步增加经济政策的“含绿”量和环保政策的“含金”量,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顶层政策体系,特别是围绕《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细化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低碳绿色发展具体行动方案,结合行业特点和地区发展实际,分门别类、分业施策,制定一系列专项政策,提升绿色政策体系对产业绿色发展行为的整体促进和调控作用。要健全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市场交易、产品认证、人才培养等政策机制,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引导、服务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优势,引导和扶持企业自身开展绿色低碳转型。要进一步严格排放“双控”相关政策,坚持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速淘汰重污染行业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产能,全面推进节能增效战略,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二、完善绿色低碳发展资金链,加强对绿色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复杂性要求多种形式资金供给,财税补助与金融扶持是保证产业有能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要素之一。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用,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和减税降费政策,扶持高耗能企业低碳转型。二是以政府投资基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降低期限错配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滴灌”产业绿色发展,以绿色产品带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三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通过深化绿色金融体系改革、发展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等方式,降低产业转型阻力。推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保险等新形式的金融工具,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动力保障。

  三、加快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创新动能。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一是加强基础性研究,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布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产学研技术转化平台,引导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共建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形成产业化先导技术。二是加速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促进清洁能源的源头替代。能源需求是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基础,重点关注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先进生产技术,降低能源成本。发展分布式能源、能源互联网、安全储能等技术,整合能源管理。三是优化中间环节,重视绿色改良式创新。在重化工业领域,进一步加强余热回收,减少散热损失,降低控制装置对生产系统的能源消耗,缩短设备检修间隔以保持最佳运转状态。提升污水处理能力,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方式,实时监测化学需氧量、酸碱度、重金属、氟化物、氰化物等污染物浓度指标,保证排放安全,拓展回收再利用方式,提高环境效益。

  四、升级绿色发展产业链,持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的产业生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协力共进。为此,要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绿色产业、贯彻绿色发展行动。一是强化上游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原材料供给保障。在绿色能源领域,通过绿电交易凭证与碳减排量挂钩提升企业采购绿电积极性,督促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解决消纳问题以平衡绿电市场供需。推动绿色采购管理,加强绿色工业生产中关键原材料,如对净零工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镍、钴、硼等永磁体的资源供应能力,着力提升稀土行业提取、保供和回收能力。二是重点发展绿色低碳物流运输体系。通过优化运输路径实现运输路线和设备的最佳安排,缩短停留点之间运输距离、减少运输路线交叉、匹配最佳载重量货车。大力发展氢能分布式发电及备用电源应用项目,布局氢能源运输车辆,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三是构建绿色供应链网络,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基地。鼓励龙头企业率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有利于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推动整个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通过绿色采购、绿色考核等方式要求链上所有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达到绿色指标。

  五、支持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是引领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一是要完善绿色低碳转型的数字服务基础。加快有关双碳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区域碳排放监测平台和大数据中心,鼓励超算中心为地区和企业绿色低碳管理提供算力服务,增强绿色发展评估、决策、监管能力。二是大力发展企业绿色低碳数字化解决技术和方案。鼓励工业企业、建筑业主等市场主体广泛应用智能化温室气体排放、能耗在线监测设备,建设能源和碳排放全过程智能管控与评估平台,建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三是引导和鼓励第三方提供智能化绿色低碳技术服务。鼓励市场主体运营绿色低碳信息网络平台,开发绿色低碳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软件。

  (作者分别为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