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1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音乐学院将晋京唱响英雄赞歌
民族歌剧《同心结》精心打磨再出发(图)
本报记者 翟志鹏 摄影 姚文生

  7月21日至23日,天津音乐学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同心结》将登陆中央歌剧院。连日来,天音师生在津对作品进行了新一轮打磨提升,力求为首都各界观众呈现一场高水准的歌剧盛宴。

  “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和谐统一

  自今年5月天音版《同心结》相继在首届天津音乐节、第五届中国歌剧节的舞台亮相以来,赢得了业内专家的一致赞誉。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同心结》艺术顾问乔佩娟说:“天津音乐学院非常敬畏老一代的创作者,师生对于艺术创造是严肃的、认真的。正是这样的敬业和钻研,才呈现出轰动的演出效果。大幕一拉开,观众眼泪就下来了,这都是年轻艺术家的功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认为,天音版《同心结》是一部“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和谐统一、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来自业内和观众的瞩目,将天音版《同心结》推向更大的舞台。

  二度创作守正创新

  天音版《同心结》对原版进行了全新编排、配器,丰满了织体、和声,进一步增强宏大叙事和音乐的交响性,融合了独唱、和声、交响等形式。此次在中央歌剧院的演出由青年指挥家高嵩执棒,王宏伟、蒋宁、张卓、黄华丽等主演。

  《同心结》总导演彭澎表示,天音版《同心结》体现了三个突出的艺术特点。一是在排演过程中强调歌剧艺术的特性,突出音乐的戏剧性和叙事性;二是在剧目创作中坚持守正创新,着重还原了原剧本本来的样貌,舞台创作既有歌剧的气派,又有新时代舞台艺术的灵动和创新,更加关注观众的情感和感悟;三是在二度创作中力图建立起真实可信的英雄形象,全体演职人员以质朴的情感表达,真实还原当年志愿军战士朴实的家国情怀。

  用优秀艺术作品铸魂育人

  经历了演出市场与艺术节的考验,《同心结》的演出团队感受到鼓舞与振奋。昨日的联排中,天音师生的演奏、演唱均有新的提升,与几位主演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主题曲《同心结》,唱段《阿妈妮啊,你在哪里?》《抬头仰望夜黑的天》《等我把立功喜报寄回家》等,在音乐和戏剧两个层面展现出震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天音副院长王宏伟表示,复排《同心结》既是为了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经典剧目,让师生在舞台上得到最大化的实践、提高。一流的艺术院校要做到既出精品力作更出优秀人才,《同心结》的排演就是学校用优秀艺术作品铸魂育人的生动实践。谈到此次晋京演出,王宏伟说:“希望天音师生300余人的演出队伍带着天津人的热情和真诚,展现出天津的艺术风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