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经济周刊·京津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1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城故事
喜欢“尝鲜”的尹迺兰
来津养老 一“试”就是8年
本报记者 宁广靖

  模特课堂上一共有16人,尹迺兰平视前方,叉腰、以模特的步伐走到镜前定型,之后转身往回走。这样一套动作,她一口气走了3趟。其他人贴墙站着,给她腾出空间。待她表演完后,所有人都为她鼓掌,她不好意思地也跟着笑了。

  尹迺兰今年82岁,现住在静海区康宁津园养老社区,社区有42个兴趣团队,她选择了模特和舞蹈。两个兴趣班带给她比同龄人更挺拔的仪态。采访进行了近1个小时,她一直保持上身直立的坐姿,脸上的妆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精致。

  要不是8年前在这里试住了5天,尹迺兰怎么也想不到,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里会成为她的“家”。“我家是三代老北京,是皇城根儿下长大的土著。去外地养老,这在8年前,压根就没想过。”即使来津多年,她嘴里的京片子依旧脆生,像一粒粒落在银盘里的小铁珠发出的声响。

  在此前的大半截人生中,尹迺兰活得相当率性与忙碌。她在36年的教育工作中当了17年的班主任,但她不是个循规蹈矩的老师,她经常带着学生做一些“冒险”的事情:比如带领60多名学生夜爬泰山,其中最小的才小学二年级;带着孩子们坐船到深海区观赏海鸟……她这些“出格”的举动让校领导感到头疼。

  当喜欢“尝鲜”的尹迺兰第一次看到康宁津园的照片时,就萌生了过来体验试住的念头。“当时没想过来天津养老,就当是来度假村玩儿几天。”她说,老伴儿是个保守传统的人,起初心里无法接受异地养老,觉得没必要过来试住。为此,尹迺兰动员了他一个多礼拜。试住了5天后,他们回去琢磨了3个月。异地养老,要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孩子们也不放心,劝他们不要冲动。令尹迺兰没有想到的是,最后还是保守的老伴儿决定要搬来天津定居,因为,这儿太舒服了。

  他们在养老社区购买了一套一室两厅的房屋使用权,每人每月交2000多元的服务费。尹迺兰带记者走进她家。她指着墙上的拉绳警报器告诉记者,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都有这种装置,一拉绳马上就有社区工作人员过来;椅子下面有两个轱辘,一推就能走,不需要搬来搬去;窗户是摇把的,不用探着身子开窗……“这些小细节,社区都给想到了。”她说,这栋楼旁边就是给养老社区配套的医院,能刷医保卡;楼下就是食堂、超市、图书馆、影音室……方便得很。

  尹迺兰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也有过担心,亲戚朋友都在北京,喜欢热闹的自己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会不会感到寂寞?好在这里有100多位从北京来的老人,他们很快就熟络起来。现在,她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兴趣班的队员、相约出游的伙伴、上下楼的邻居……

  尹迺兰很忙,忙着交朋友、练台步、学舞蹈。她经常跟队员们“复盘”表演中的瑕疵,以便下一次有所进步。为了把模特和舞蹈课程学好,她给自己树立了学习榜样。“这里的老师就是我的‘灯塔’。即使带着腿伤,她也坚持跟我们一起排练。在她的影响下,大家都努力地跟着老师的节奏练习。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鼓励着我,不管多大年纪,都要有朝着目标奋斗的意念和劲头儿。”她说,在这个集体中,她获得了认同感和价值感。

  现在,尹迺兰一有机会就会回北京跟孩子们团聚,那些在养老社区里的生活碎片成为他们饭后的谈资。她享受当下的平静与安逸,并感叹在衰老的当口,很庆幸还能乐享生活、努力做自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