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0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多维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内涵和本质要求
孟德龙 聂际慈 高雨桐

  编者按

  日前,第二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在津举行。100余名社科界专家学者会聚南开大学,围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多维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和本质要求,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传播发出“中国之音”、讲明“中国之理”。现将专家观点整理摘编,以飨读者。

  王伟光: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展现真理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南开大学终身教授,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伟光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性质、内涵、任务、目标、实现路径、战略举措的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指南。这一理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年的历史成就中逐渐成熟。时至今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鲜明的精神要义,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对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充分汲取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成果、借鉴世界其他国家优秀文明成就,在不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指引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接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成功摸索出来的现代化,它不仅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创造了新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文明新形态的前提准备和第一阶段。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从战略完善到实践成果,从物质基础到制度保证,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系统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创新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

  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陈雨露: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谈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一具有极大创新价值的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样态特征、根本遵循,以及推进当中必须处理好的辩证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人自主建构的理论框架,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方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性和开创性,其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一系列创新,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能够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中国范式。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互联互通,为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广泛吸收、借鉴各国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形成的基础性、整体性的知识体系框架,具有价值观、发展观、治理观方面的原创性贡献,对构筑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价值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具有重大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逻辑。以中华文明为指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观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逻辑。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中国式现代化治理观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逻辑。

  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的科学路径,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场。以两个结合为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是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的立身之本。要建立原创和独有的范畴概念体系,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高度凝练的原创学术概念,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筑牢根基。要持续推动理论和方法创新,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丰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以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健康发展。要建构面向世界自信自强的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加快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性知识体系建构,为全球知识体系贡献说得出、立得住、传得开的中国智慧。

  郑新立: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成果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在多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落后的农业大国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光辉范例。中国的经验证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在落后的农业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并且利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来加快发展生产力,迅速由农业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这是一条能够走得通的现代化之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的改革发展经验证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实行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借助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加快社会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难题。我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第三个特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解决供求矛盾,实现供求结构平衡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我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空白。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公共产品,也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的空白。与此同时,我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唯物主义认识论上,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解放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上,从过去革命时期重视矛盾对立双方的互相对立、互相斗争,转变到更加重视矛盾对立双方的统一性,重视矛盾双方和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相辅相成的一面。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一个频繁使用的词是结合,即把看似互相对立、毫不相干两方面的统一性找出来,结合在一起。强调用系统的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来分析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

  丰子义:从多维角度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丰子义以“从世界现代化看中国式现代化”“从人的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看中国式现代化”三个维度展开论述,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创造,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从世界现代化看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是在一些关系问题上显示出超越和创造。一是现代化的一般与特殊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能动的创造和选择,实现了二者的统一。中国发展的经验又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发展了现代化普遍规律。二是现代化的外源与内生关系。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就逐渐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外源型转向内生型,这是一个重大历史转换。三是现代化的自主与依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地解决了依附发展和自主发展的二元难题,既不是搞依附,也不是搞完全脱钩,成功走出了现代化新路。

  从人的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式现代化所遵循的基本逻辑不同。西方现代化遵循的是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的逻辑。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很多,但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按照人的发展的具体内容和推进要求来展开的,中国现代化的“五位一体”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展现。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由人的生存发展和内在要求来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由人的逻辑所决定,中国式现代化必然突出公平正义。人的发展逻辑是一步一步推进的,由此决定现代化也是需要渐进完成的。全面实现现代化既是一个宏伟目标,也是一个具体发展过程,在具体推进上应遵循规律,科学发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从人类文明新形态来看待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发展不仅开创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而且又从现代化里面内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造,同时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一是拓展了人类文明。既赋予人类原有文明以新的内涵,又对原有文明予以新的改造,创造了许多新的文明形式。二是改变了人类文明的格局。三是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中国现代化道路表明,走向现代化道路不只是西方一条。四是引导了人类文明的走向。现在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走到十字路口。中国式现代化给人类文明发展走出一条新路。五是为人类文明注入了新的动力。脱贫攻坚战就是为人类减贫事业和人类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一带一路”建设给人类文明注入新的活力。六是重塑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式。用相互尊重代替相互敌视,用文明互鉴超越文明隔阂。

  李林:把握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林表示,可以从法治角度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关问题,把握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建设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和实行法治。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九个方面明确界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

  把握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特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特征是一个比较而言的概念。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和中华法系相比较,与当代西方两大法系等域外法治文明相比较,以及与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法治文明建设相比,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均有其显著特征。

  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道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建设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新体系。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理论、制度和实践的新创造。我们要抓住法治体系建设这个总抓手,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

  形成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大格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大手笔、大战略,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法治中国建设两个大的方面,着力构建和形成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大格局。

  坚守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底线边界。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必须深刻认识和坚守四条底线边界,即: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不等于苏联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不等于走回头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推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超越式发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前无古人。在法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上,中国既不能采行英国、法国那种由内部产生、用数百年时间逐渐演化的发展模式,也不能采行日本、韩国那种由政府主导照搬照抄西方法治、全盘移植速成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采行“超越式”发展战略,努力在政治模式、法治观念、法学理论、法治建构和法治功能等方面实现全面超越,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张翼: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重要国情特征。人口问题直接影响着现代化的质量与进度。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化及人口地域分布结构变化等所造成的复杂性前所未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有自己的特点,必须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要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目前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劳动力人口大国,这是优势,蕴含着极其光明的发展前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为青年大学生创造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结构已经从初中和高中为主向以大专生和本科生为主转变。要深刻认识和利用好这个重大转型所带来的人才红利,竭力创造青年就业友好型社会,将劳动力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密切结合起来思考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尽量降低季节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负面影响,提升教育的收益率。在我国新生劳动力主要是大学生的大背景下,只有提升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水平,加大研发部门的用人比例,才能提升效率,增加产出,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形成良性消费态势,拉动经济增长,满足青年一代的劳动岗位需求。

  今天研究的战略问题,就是要把明天可能发生或一定会发生的问题置于今天的框架形成趋势性分析,然后在现代化发展中逐步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争取将这些问题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既有的渠道之中,以可能形成的确定性化解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减轻未来的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辟一章,讨论教育强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问题。在劳动力人口收缩过程中,要求得经济与社会的顺利发展,其中最大的确定性就是科技创新与新技术的开发使用。人口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培养一大批能文能武的人才,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大国的发展竞争力。在人力资本中,健康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健康的体质与健康的精神也同样缺一不可。我们可以适当将竞技体育转变为强身健体体育,还体育以其应有的本质,形成全民体育的格局,提升体育设施的利用可及性。

  (孟德龙 聂际慈 高雨桐 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