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上演该团保留剧目《珍珠衫》,受到观众欢迎。一台已有百年历史的老戏,何以历久弥新?
《珍珠衫》是一出流传久远的评剧看家戏,也是评剧白派代表剧目。该剧经历代艺术家实践创作出许多优美动听的唱腔,如“满斟酒敬老爷双手捧卺”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然而原剧受历史局限,剧中人物的一些行为有悖当下道德准则,有的情节也不尽合理。随着时代发展,剧目渐渐淡出舞台,仅剩几段经典唱段如散落的珍珠还在传唱。
2010年12月,白派剧团推出新版《珍珠衫》。编剧统筹全局,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既保留经典唱段呈现老戏艺术精华,又适应当代需求与审美。新版由原来的30余场戏浓缩为10场,层层递进,不断把故事推向高潮。更重要的是,新版对人物做出新的诠释,将女主人公王三巧由移情别恋改为受骗失身,对自己的过错充满负罪感,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既令人嗔怪又值得同情的女子形象。剧中环环相扣的故事,升华至规范行为道德的人生感悟,具有一定警示意义。
剧作家赵德明认为,新版《珍珠衫》给传统文化传承、传统剧目改编带来许多启示。评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要遵循先继承后发展的原则。以前评剧剧种有200多出戏,但至今还在演出的并不多。有些剧目受历史局限,或有糟粕或与当下审美脱节,但其中也有一些前人创作的艺术精华值得保留与传承。对于这样的剧目,不能原封不动搬上舞台,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和当代观众审美来修改,提炼主题,删繁就简,让故事合情合理,并赋予时代感,传递警示意义。近年来,白派剧团排演的《烧骨记》《李香莲卖画》《借女巧配》《宝龙山》等改编剧目,也都是受到以上创作理念的影响。
十余年来,该剧在京津冀和苏、浙等地上演,广受欢迎,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具,成为一台新经典。如今,这出戏成为剧团培养青年演员的“教材”。白派剧团团长王冠丽介绍,白派班学员在校时就学习这出戏,进入剧团后又一起排演了青春版《珍珠衫》,既传承经典,又锻炼新人。
此次演出由王冠丽等名家主演,同时,演员、乐队均有年轻人加入。青年演员李孟阳饰演主要角色蒋兴哥,他坦言,在老师们的提携帮助下获益匪浅,通过演出经典剧目锻炼了自身,也不断收获舞台上的自信、自如,为日后塑造其他人物带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