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叫“打开天窗说亮话”,就是把话直接讲明,不兜圏子,不绕弯子。在主题教育中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也要善于“打开天窗说亮话”,不回避问题、不绕开矛盾,善于同群众交朋友,让群众“掏心窝子”,让调研更有深度、更有准度、更有温度。
调查研究务求“深”。《之江新语》中讲到,“‘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现实中,有的干部下基层习惯开开会、发发问卷,汇总几张测评表就是“群众满意率”;还有的干部在调研中挤牙膏般与群众聊上几句,几个来回过后,就聊不下去了。这样的调研,看似是方法问题,实则是作风问题。高高在上、端着架子,就走不进群众内心,听不到群众真话,更无法收到调研实效。开展调查研究,实际上就是做群众工作。一位干部曾在调研中总结,走的路多了,总能走到群众心里去。真正“深”下去,到群众中去“拜老师”,把群众呼声作为调研的“第一信号”,会说群众话,善听群众话,调查研究才能在“打开天窗说亮话”中走深走实。
听得进意见,才能拿得准主见。打开“天窗”,其实就是搬走不敢啃“硬骨头”的畏难心理,敢于“哪壶不开提哪壶”,到矛盾集聚的地方听呼声,到问题扎堆的地方去解决。为了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我市以“瞪羚淬炼”为抓手,选派了一批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党政正职。一位年轻干部任职不到一周,就走遍了镇域内的19个村组,在与村民交流中了解到老年人往返大医院看病不便,由此着手推动医疗健康共同体建设。如今,更多下沉医疗服务送到老人身边,镇上乡亲纷纷为这位年轻干部竖起大拇指。打开“天窗”,接上地气,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在深入群众中抓住问题,就抓住了调研的核心。
打开了天窗,还要能说出群众心坎上的“亮话”。能不能与群众对上话,要看是把群众当主角,进入群众的语境,还是以“我”为主,自说自话、自弹自唱。那些“说不上去、说不下去、说不进去”的现象背后,是了解基层不够、与群众感情不深。昆曲《牡丹亭》里有句唱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一些“烟火气”和“人情味”,必然能够与群众打成一片,在水乳交融中赢得一路“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