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0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沽上丛话
天津民族制造业史话(七)
华北制革厂的兴与衰
刘凤华

  天津是华北、西北地区皮毛的集散地和出口地,得此之便,天津的近代制革业起步较早,发展也较快。1898年吴懋鼎在天津设立北洋硝皮厂,这是我国第一家采用现代鞣革技术和机器设备的近代机器制革厂。经过民国前期的快速发展,到1936年天津已经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皮革生产中心,其中规模最大的华资皮革厂当数华北硝皮厂。

  华北硝皮厂诞生于1915年4月,是天津设立的第二家新式皮革厂,厂址位于河北区金家窑大街(后迁至三条石东口)。创办人王晋生(又名王健)早年曾留学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归国后邀请天津青年会干事陈锡三、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等人集资创立了华北硝皮厂,王晋生担任经理兼工程师。华北硝皮厂资本金最初只有5000元,1917年投产运行,随着30年代前后我国制革业的快速发展,华北制革厂也迅速扩大规模,1929年资本金增到20万元,1937年前年营业额最高为60万元,工人有90多人,职员10余人,可与中日合办(实为日本独占)的裕津皮革厂抗衡。

  当时,制革业正处于旧式制法向新式制法的转变过程中,新旧制法在去脂、去毛、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和辅料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华北制革厂采用新式的植物鞣制法,先行浸泡皮张2至3日柔软后,放入灰池5至6日,待毛自动脱落时去毛洗灰,洗净后放置在单宁桶中,加入树皮树膏或其他矿物质,洗净晾干再施以油脂,放入轧皮机倾轧、铲板、染色、磨光后即可完工。华北制革厂主要以牛皮作主要原料,牛皮大多产自河南、山东、河北三省;次要原料中,除了石灰、食盐、芒硝等几种可国产外,其他均为进口,例如硫酸来自德国,纯碱来自英国,各类树皮、树皮油、树皮膏来自美国、英国和印度南洋等地。

  华北皮革厂最盛时期,拥有色箱(丹宁槽)200多个,洋灰池20多个,转鼓20个,轧皮机8架,其他如挤水机、冲皮机、片口机、压力机等一应俱全。该厂在创设时曾生产多种皮革,市场反应平淡,王晋生再次赴美学习技术,归国后采购大型机器,专产法兰(珐琅或法蓝)底皮、花旗皮、两色皮,以“象”为商标,用于鞋底制作,品质上乘,经济耐用,世人称赞“华北各工厂以华北制革厂之花旗皮、法蓝皮为最优良”,年产花旗皮5000余张,法兰皮1000余张,最高时年产总计2万张以上。在包装上,以10余张皮作为一捆,外面用麻袋包住,重量约100磅左右,以磅计价,产品除了供应天津各皮件厂外,还销往济南、北平、锦州、沧州、包头、张家口、大同、开封等地。此外,1927年华北皮革厂还添置了皮带设备,生产“双象”“象”“马”“熊”等品牌的传送皮带。

  同当时上海、广州等地的制革业一样,外资制革工厂资本雄厚、技术设备先进,原材料获得容易且较为廉价,因此,各地制革业中的头部企业基本为外资工厂。而华资制革厂资本额少、设备简陋、营业受时局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制革行业所需流动资本数额较巨,生产周期较长,华资制革业更加举步维艰。例如,1935年天津制革厂中,只有4家工厂拥有技术员;1936年时天津制革厂有60家左右,但至该年秋冬季节,停工者就有三分之一,原因是东北失守后市场损失大半,加之此前世界皮价下跌,也是雪上加霜。此外,由于部分皮革产品(例如鞋面皮等)中国不能自主生产,每年还须大量进口皮革。即便如此,华北制革厂仍旧凭借其雄厚实力,在全国民族资本制革厂中占据前列。七七事变后,受战事和日方统制政策等影响,华北制革厂损失惨重。日本的洋行、公大制革株式会社、神荣公司等机构,先后对华北制革厂进行威逼利诱,试图强行购买其厂房和机器设备,强购不成改为加入股本,企图将华北制革厂变成中日合办工厂,被拒绝后又提出租用的要求。所幸华北制革厂的领导人员均是爱国人士,日本人的企图没有得逞。此后,华北制革厂被迫将机器设备拆下隐藏,避免被敌人利用,又将厂房租给德商洋行,只留下一小部分机器维持生产。

  天津沦陷初期,日伪当局对生皮控制不太严格,天津的华商制革厂尚能从本地、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购入原料,维持生产。1939年日本人成立华北原皮协会(后改为皮革加工统制协会)后,80%的生皮归日本军用,剩下的20%为协会垄断,各厂须入股才能分配到生皮。时任天津制革公会会长的王晋生带头抵制,只认一股,其他会员效仿,方才勉强维持开工,但所产鞋底皮等因战事无法运输,只限在平津两地出售。1941年后,皮革被日伪当局列入军用物资进行统制,对各制革厂实行原料定额配给,直接造成各工厂生产时停时开。华北制革厂得到的原料配给极少,每日只能得到三四套零件的“配给”(每套零件为牛头、牛尾各1个,牛足4只),被逼无奈,华北制革厂只能变卖、出租厂房设备,靠织牛毛鞋里或布线袜子勉强生存。1943年9月,为了实现华北皮毛一元化统制,日伪当局成立华北皮毛统制协会,并出台《毛革类搜集促进要纲》等文件,对皮毛的收购和配给实行更加严格的统制,由华北皮毛统制协会统一收购市面毛皮,不允许各工厂自由加工皮毛。在此情形下,多数皮革厂被迫停工,改从他业。

  华北制革厂作为华北制革业翘楚,其发展历程及其创办人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和爱国精神,是近代天津工业的一个缩影,亦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