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2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楼春秋【13】
紫竹林教堂:
历经一个半世纪沧桑(图)
罗文华
扫此二维码,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紫竹林,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十分著名的天津地名。20世纪70年代,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由崔锦、冯骥才编文,董凤章绘画的连环画《攻打紫竹林》,反映义和团攻打紫竹林租界的历史故事,图文精彩,不胫而走,流布海内,家喻户晓。

  历史上的“紫竹林”地区,以其主要基址“紫竹林村”而得名。而此村名又起源于“紫竹林寺”。

  紫竹林寺具体坐落何处,历来说法不一。据英国人雷穆森写于1925年的《天津插图本史纲》一书记述:“紫竹林这个村庄位置在海大道(今大沽路)上,也是法租界的西界。在威尔顿路(今承德道)上的法国市场的旧址上有一座紫竹林寺,其庭院内有几株竹子。”今年98岁高龄的著名天津文史专家杨大辛先生曾经转述说,历史教师常家麒在20世纪70年代访问知情老人所作的记录称:“现在承德道人民图书馆门前的空场是旧法租界市场遗址,原有几家商店,商店前有一条小街,小街西边摆有许多货摊。”“紫竹林寺里供着观世音像,正殿三间,两厢有配殿,进门有前殿。院内有竹子。有巡夜的兵驻在庙里。”后来发现一幅清光绪十四年(1888)绘制的租界图,其中对紫竹林的坐落地点有明确标示,位于原法国公议局大楼西南侧、今吉林路上,与雷穆森的记述基本上相吻合。紫竹林大街在近代比较繁华,其走向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吉林路。

  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败于英法联军,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英、法两国在天津城南紫竹林一带强占租界。当时把紫竹林村与紫竹林庙都划入法国租界内,往南隔着今营口道与英国租界毗连。从此,紫竹林便成为天津租界的代名词。最初的英、法租界,包括美租界,都属于广义的“紫竹林租界”。法租界靠近紫竹林一带的兵营、教堂、学校、车站、码头、餐厅、菜市等,都以“紫竹林”命名。现在赤峰道东端海河畔仍存紫竹林兵营老楼数座。

  1900年,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后,陆续开往天津紫竹林租界,使此地成为他们控制天津、进攻北京的桥头堡。为抗暴保国,义和团首领张德成、曹福田、林黑儿等率领团民分三路包围紫竹林,夺回租界,打死不少洋兵。义和团不让敌人喘息,直攻到英、法租界交界处,烧毁许多洋楼。鏖战一月之久,紫竹林遂扬名中外。

  19世纪80年代,紫竹林英、法租界建设颇具规模,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大批妓女也蜂拥而至。当时上海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刊有一幅《嗔莺叱燕》图,描写天津紫竹林租界“禁妓”的情况。题款大意为:紫竹林一带为莺莺燕燕藏娇之所、公子王孙寻欢之处。驻扎该处的各国领事厌恶妓女冶容诲淫,最近致函津海关道,请求予以驱逐。刘观察饬令严办,当时就拿获妓女多名,将她们的房屋一律封存。从此,这里笙歌艳曲、倚门卖笑的现象有所收敛。1900年后,随着各国租界的进一步开辟、扩大和繁荣,租界内的一些地区妓院、赌窟、烟馆丛集,成为罪恶渊薮。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也出现过法租界工部局撤销妓院的情况,但是很快又出现了“饭店小姐”等变相的妓女。至1943年10月,仅法租界领取执照的妓女就有两千多人。这也证明当年各国领事提出的紫竹林“禁妓”的要求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

  随着紫竹林地区商贸的繁荣,这里也成为中国近代文明产生的重要基地。以收藏近代著名思想家、翻译家严复著作而闻名的天津文史专家曲振明先生,根据严复好友夏曾佑的记述,认为严复应于1894年搬回法租界紫竹林,1895年开始在《直报》发表《论事变之亟》《原强》等文章,在此翻译《天演论》等世界名著,在此创办《国闻报》、参加各种维新活动等。

  紫竹林一带现仍存有近代西方宗教性质的建筑多处,如承德道首善堂、营口道崇德堂等。其中以位于营口道与解放北路交口东北侧、天津邮政博物馆后身的圣鲁易堂最为著名。

  1870年发生“天津教案”,望海楼教堂被焚毁,法国天主教会迁入法租界,利用清政府的赔款在紫竹林另建了一座教堂,即圣鲁易堂,一般被称为“紫竹林教堂”。

  圣鲁易堂1872年建于法租界圣鲁易路(今营口道),是这条路上现存最早的建筑。至于究竟是教堂因道路得名,还是道路因教堂得名,实难考证。圣鲁易堂占地6.8亩,建筑面积779平方米。它是一座具有浓郁文艺复兴晚期风格的希腊式教堂,外观庄重而和谐。教堂砖木结构,钟楼呈半圆形,上面有精美的葡萄、玫瑰花造型雕刻。大门左右的罗马柱柱头有百合花雕饰,充满艺术气息。教堂内部十分考究,满铺红、蓝、白三色瓷砖,瓷砖上有十字架装饰。祭台两侧供奉着两尊圣像,一为法王路易九世,一为圣女贞德。墙壁上镶嵌一块白色大理石,用法文镌刻着为教堂建筑捐资者的名字。教堂两侧的半圆形拱窗由菱形彩色玻璃拼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奇异的氛围。这里的唱经楼更加典雅,沿螺旋式楼梯向上,便能看到一架赫然而立的古典管风琴。据说这是当时天津各教堂内仅有的两架古典管风琴之一。管风琴的紫铜音管靠墙而排,直向穹顶,演奏时音响宏大丰满,音色圆润和谐,音域宽广辽阔。

  紫竹林教堂早年曾创办法国学堂,后来迁往老西开教堂附近,改为法汉学校,即今二十一中。

  圣鲁易堂因年久失修,外观破旧不堪,院内曾作为一家塑料厂的仓库。近年有关部门予以精心修葺,恢复昔日精美。该建筑现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倘若从这座具有一个半世纪历史的庄严的教堂门前走过时,恰好听到唱经楼上传来那架管风琴奏出的古典乐曲声,那是一定会令人沉醉的。

  (本专栏图片由《小楼春秋》摄制组提供)

  《小楼春秋》解说词:

  紫竹林地区作为华洋杂处的城市新区,留下了很多历史名人的足迹。严复自1880年至1900年在天津居住了20年,他在北洋水师任教期间,曾居住于紫竹林北洋水师营务处;清末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曾多次来天津下榻于紫竹林一带的佛照楼等旅馆;1898年“戊戌政变”后,梁启超从天津紫竹林出发,远赴日本;1894年到1924年,孙中山三次来津,都是从紫竹林码头上岸;1912年,民主革命家黄兴应孙中山之邀北上,共商国是,在紫竹林招商局码头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

  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就生在紫竹林,他在回忆录里写过第一次看见骑自行车,那种拐弯的情形,印象非常深刻。女作家谢冰心,她父亲是天津水师学堂毕业生,后来在烟台办海校,她也曾住过紫竹林,她在回忆录里也写过紫竹林。(节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