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宋朝三位“儒学巨匠”的母亲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1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蒙启智
言传身教(图)
──宋朝三位“儒学巨匠”的母亲
郑学富
《贤母图》,(清)康涛作

  宋朝的欧阳修、苏轼、朱熹可谓是历史上的文学巨匠和儒学大师,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无不与其伟大的母亲息息相关。

  ○ 欧阳母画荻教子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年轻守寡,在艰难困苦中教授儿子读书做人。《宋史》称赞她“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不到30岁的郑氏带着一双儿女陷入了生活困境,只好携儿带女投奔在随州任推官的欧阳修的叔父欧阳晔。欧阳晔官俸菲薄,度日维艰,更何况又平添几口人,生活可想而知。好在郑氏出生于江南的名门望族,自幼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勤俭持家,贤惠孝顺。欧阳修到了入学的年龄,郑氏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不送儿子进私塾上学,而是自己做儿子的启蒙老师,承担起教子重任。可是,读书学习用的笔墨纸砚等用具也是一笔开销,为了节省费用,郑氏带着幼小的欧阳修来到随州城外的涡水河畔,折来河边荻草的茎秆做笔,以沙滩为纸,席地而坐,教儿子识字写字。在回家的时候,郑氏还会带回一些荻秆和河沙,以便欧阳修在家里温习功课。由于没有钱买书,母亲就带着欧阳修到有藏书的邻居家借书读。欧阳修10岁那年,从李家的废纸篓里捡到一套六卷本《韩昌黎文集》,经主人同意,带回家里。他被韩愈清新自然的文风深深吸引,手不释卷,夜以继日地阅读。

  欧阳修天资聪颖,过目不忘,贫穷的生活练就了他坚忍的性格,学习刻苦且勤奋。再加上郑氏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欧阳修学业大进,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欧阳晔看到侄儿如此好学,心里十分高兴,似乎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他对郑氏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郑氏不仅教儿子诗书经史,而且还教育儿子如何做人,将来做个好官。她时常告诫欧阳修:“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做的尽管是小官,但是清正廉洁,关心民间疾苦,为百姓所爱戴。郑氏就经常给欧阳修讲他父亲做官时勤政爱民的故事,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在审理案件时,十分小心慎重,往往通宵达旦阅读案卷,深入到民众中去调查取证,唯恐冤枉一个好人,放过一个坏人。特别是对那些孤老残疾的涉案人,更是同情怜悯。他尽管官轻俸微,还经常接济那些穷苦人,所以我们家里没有剩余的钱。他死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郑氏讲述丈夫行事厚道、孝敬老人、乐于助人的具体行动,教育儿子要继承父亲的遗风。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欧阳修自幼就明白很多为人为官的道理。他很体谅母亲的辛苦,一边读书,一边替母亲分担家务。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不负众望,在科举考试中位列二甲进士,由此走向仕途,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景祐元年(1034),28岁的欧阳修回京做了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

  欧阳修因为好友范仲淹改革失败而受到牵连,景祐三年五月,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正值年富力强的欧阳修遭到突如其来的挫折和打击,情绪十分低落,回到家里长吁短叹、怨言不断。郑氏看到儿子遭到不公平待遇也非常气愤,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冷静之后,还是心平气和、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听了母亲的一席话,欧阳修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焉能建功业于世?于是,他从阴影里走出来,决心走马上任。

  同年十月,欧阳修举家到达夷陵,他给峡州判官丁元珍写了一首诗:“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诗中透露出欧阳修在逆境中奋起的不屈精神。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后来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成为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皇祐五年(1053),郑氏以73岁的高龄病逝于南京。欧阳修悲痛欲绝,扶灵护送母亲回故乡安葬。在欧阳修的故里江西省永丰县沙溪镇泷冈有一座西阳宫,里面一对方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亮节失青春,叹离鹰苦鸣,别鹄凄呤,五夜怆神深渗澹;恩伦褒丹陛,忆弋雁失群,丸熊课读,卅年回首尚辛酸。”在西阳宫附近欧阳修父母的墓碑上有一副赞联:“阡表不磨崇国范,古坟犹带荻花香。”这是对郑氏的高度褒扬。

  ○ 苏母勉夫教子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被誉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史称“三苏”。“三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苏家有一个勉夫教子的程氏。

  苏、程两家都是四川眉山的名门望族,程家极其富有。而苏家到苏洵这一代,家道开始中落。苏洵19岁那年,与18岁的程氏成亲了。程氏从小聪明过人,好学明理。司马光在为程氏所写的《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中赞美她“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苏洵的母亲为人比较严厉,家里人走路脚步重了,都要受到训斥,因此大家都有些怕她。程氏虽出身豪门巨富,但无骄倨之态,勤俭持家,举止得体,全家上下都喜欢她,即使正在发火的苏母,见到她来,也会立即眉开眼笑,怒气全消。

  苏洵从小聪明且顽皮,喜好四处游历,交结朋友。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苏洵第一次参加乡试,名落孙山。应试失败,对苏洵犹如当头棒喝,他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再对照古人的文章,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付之一炬。他取出《论语》《孟子》《韩非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从头再读,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苏洵发愤读书一事与夫人程氏有关。《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记载,有一天晚上,夫妻俩促膝长谈,苏洵长叹一声说:“我已近而立之年,尚无一寸功名,若凭我的聪明才智,现在开始面壁苦读,考个进士之类的易如反掌。可是全家全靠我维持生计,我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全家人将如何生活呢?真让我左右为难。”程氏听了喜上眉梢,鼓励苏洵说:“相公才智过人,如果真能刻苦学习,中个进士不是难事。我早有此心,但是不便说出口,担心别人说你是因为怕老婆才发愤读书的。你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家人的生活交给我好了,我保证把家里料理得红红火火。”《三字经》上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程氏果然巾帼不让须眉。为了让丈夫安心读书,她接过了大家庭的生活重担。她卖掉自己的陪嫁物品和首饰,作为本钱做起了生意。程氏确实是持家经营的行家里手,不过几年,苏家就成了当地富户。家庭富裕了,程氏倒不安起来。她认为家中钱财太多,不一定是好事,反而会使子孙不求上进,那可是最大的不幸。于是她乐善好施,散财救济,乡邻族人家中贫困、婚丧嫁娶、生病有灾的,她都是有求必应。

  程夫人与苏洵一共生育了六个孩子。大儿子和两个女儿都早亡。她在26岁时生幼女八娘,27岁时生苏轼,30岁时生苏辙。苏轼和苏辙渐渐长大,程氏又把教育儿子的责任全揽过来,她对两个儿子说:“读书不仅是自己考取功名,更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要有正义。”她常常用古代操守高尚之人的事迹来教育他们。有一天,她教儿子们读东汉史,读到《范滂传》时,她不禁慨然长叹。范滂为官清正,疾恶如仇,因受“党锢之祸”牵连被杀,临刑前,母亲与其告别。范滂跪倒在地安慰母亲,让她不要为自己悲伤。母亲慷慨地说:“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也无憾了!已有好名声,再求长寿,可兼得吗?你为了正义舍弃自己的性命,母亲支持你。”苏轼站在旁边说:“如果我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允许吗?”程夫人毅然回答道:“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母亲吗?”苏轼、苏辙后来能够为民请命、刚正不阿,与母亲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又十多年过去了,苏洵已是精通六经、熟读诸子百家的大儒。苏轼、苏辙兄弟俩也是博古通今,学问精深。1056年,苏洵父子三人同时进京赶考。1057年的农历四月初八,苏轼以第二名的成绩点为进士,苏辙也同时高中。49岁的苏洵虽然没有及第,但也以自己的文章才学名满京师。当时士人中流传一句歌谣:“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

  而此时在眉山老家,长期不堪重负的程氏已是油尽灯枯,来不及等到苏洵父子三人的好消息传来,就匆匆地走了。苏洵父子闻听噩耗,从成功的狂喜一下子跌入深深的悲哀,立即赶回家乡奔丧。苏洵在妻子灵前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祭亡妻文》:“与子相好,相期百年。不知中道,弃我而先……归来空堂,哭不见人。伤心故物,感涕殷勤。”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的最后几句高度概括了她的一生:“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底于光大,寿不充德,福宜施于后嗣。”

  ○ 朱母煮莲教子 

  宋代大儒朱熹的母亲祝氏,名五娘,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祝家产业雄厚,曾是新安巨富,有“祝半州”之称。祝家还开办学院,开馆教学。祝氏18岁时嫁给了勤奋好学、颇有才华的朱松。后来朱松中进士,进京城为官,祝氏在老家孝敬公婆,曲尽儿媳之心。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九月,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县,起乳名沈郞。朱熹5岁时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并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绍兴十三年(1143),朱熹14岁时,父亲染病去世,此时,祝家也家道中落,祝氏失去了丈夫的俸禄供养,又没有了娘家的补给,生活日益艰难,祝氏坚强地撑起这个家。祝氏生三子一女,长子、次子皆因病夭折,她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三子朱熹身上,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年幼的朱熹也发奋苦读,经常帮助母亲干些家务活,以减轻母亲负担。

  在一个酷热的夏日,祝氏熬煮了一碗莲子汤端给朱熹喝。朱熹看到母亲劳累瘦弱的身体,连忙让母亲先喝。祝氏看儿子孝顺懂事,心里很安慰,她摇摇头劝导说:“沈郞读书很用功,莲子汤可补身体。莲子心是苦的,可以清热败火,莲子却是甜的,这就是苦尽甘来。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被喻为高洁的君子,做人更应如此,要宁静致远、淡泊名利。”朱熹听了母亲的话若有所思,端起莲子汤慢慢品尝,体悟其中的道理:其一,莲子,谐音怜子,慈母怜子的心虽苦,但日后我若学有所成,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母亲的心是甜的;其二,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在只有刻苦读书,今后才能出人头地;其三,以后步入仕途,要做一个高洁之人。朱熹想到此,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他暗暗下决心:今后要更加努力读书,不辜负母亲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望。

  朱熹时刻牢记母亲的“莲子汤”,勤奋学习。绍兴十八年,19岁的朱熹考中进士,入仕后,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朱熹做官清正廉洁,体察民情,勤政有为;治学严谨不苟,热心教育事业,整顿州学县学,创办书院学堂,授徒讲学,诲人不倦。朱熹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

  祝氏因常年操劳过度,体弱多病,朱熹不求仕进,陪伴在母亲身旁,一边尽心孝敬母亲,一边治学,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他每天早晨起床后,必定要先到母亲房间问安后,才开始一天的读书与生活。晚上回到家后,即使很累了,也必先到母亲房间问好,见母亲身体安然无恙,才回到自己房间休息。只要自己在家里,他都会亲手做饭菜给母亲吃,并想方设法为母亲烹制可口的饭菜。

  祝氏六十大寿时,朱熹作诗《寿母生朝》,以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与祝福。其一云:“秋风萧爽天气凉,此日何日升斯堂。堂中老人寿而康,红颜绿鬓双瞳方。家贫儿痴但深藏,五年不出门庭荒。灶陉十日九不炀,岂办甘脆陈壶觞。低头包羞汗如浆,老人此心久已忘。一笑谓汝庸何伤,人间荣耀岂可常。惟有道义思无疆,勉励汝节弥坚刚。熹前再拜谢阿娘,自古作善天降祥。但愿年年似今日,老莱母子俱徜徉。”此诗语言平和温厚、用典自然恳切、感情真实质朴,描写了母亲精神矍铄、健康长寿之相,感谢母亲教导儿子坚守道义节操、坚毅刚正,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孝义之情,感情真挚,引用老莱子娱亲的典故表达母慈子孝、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勾画出一幅其乐融融的天伦之景。

  乾道五年(1169)九月,祝氏寿逾七十,含笑辞世。朱熹建寒泉精舍为母守墓,开始了长达6年之久的寒泉著述时期。朱熹终成为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人尊称为“朱子”。祝氏“性仁厚端淑”,她对朱熹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所做的言传身教,对于朱熹日后成为儒学集大成者有开蒙之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