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孙犁先生诞辰110周年
(1913.5.11——2023.5.11)~~~
小楼春秋【10】~~~
沽上
丛话
天津民族制造业史话(一)~~~
电影频道
佳片有约~~~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1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犁先生诞辰110周年
(1913.5.11──2023.5.11)
丁玲与孙犁的一次见面(图)
周骥良
1982年5月,丁玲来津看望孙犁。(本报资料图片)

  “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声中,中国作家协会与总政治部文化部联合召开文学工作会议,天津作协有一个参会名额,自然是时任天津市作协主席孙犁的任务,但他对参加大会又要听报告又要做记录,吃不消。转过天来,上下午小组会,又要听大家的发言,又要谈自己心得,吃不消。晚上大概还有文艺演出,不去又不行,吃不消。他立即作出决定,对我说,你去吧。我当时虽然只是市作协副秘书长,但头上还戴着常务的帽子,实际上是天津作协的负责人。作为作家,我当时已出版两本小册子──《大风暴之歌》与《吉鸿昌壮烈就义》,另有一部长篇小说《我们在地下作战》,够得上走正路的作家。果然,名字报了上去,请柬立即飞了过来。

  开大会那天,我去迟了一步。除了参会的人之外,还有很多听报告的人。我想在后排找个座位,不行!中排前排,不行!只有第一排还空着一个座位,别无选择了,我坐了下去,这才发现和丁玲坐在一起了。我当然不声不响,丁玲却问,你是哪来的啊?我说我从天津来的。丁玲十分兴奋地说,我正想到天津看望孙犁,我想多带几个人,可以吗?我说我们欢迎,我们招待。当时约定她把信寄到天津作协孙犁同志收即可。

  很快,孙犁收到来信,要我立即派人到北京接他们。其实来的人并不多,与丁玲同行的只有一人,是北京文联的一位负责人,他不是作家,更意外的是,他们不是从一等车厢出来的,而是从三等车厢走出来的,丁玲有一句妙言:这更大众化一些。

  安排好旅馆,用过午饭,丁玲立即去看望孙犁。孙犁听着车喇叭响,已经抢先来到院中了,将客人迎进房门以后,我就退出来了。我想他们一个是大灾大难磨炼过的人,一个是经历“文革”苦不堪言的人,我最好不夹杂在当中使他们碍口。不承想,这是最大的失算。后来据天津日报的同志讲,他们没有诉苦,只是探讨文学战线如何拿出像样的作品、能传世的好作品。

  丁玲来津影响极大,一位领导由我陪着去看望了丁玲。丁玲正盘腿坐在沙发椅上,用右手捶着胳膊,话很热切,哎呀,你怎么来看望我呀。领导说,你到天津我能不来看你吗?话语也十分亲切。

  天津市文联主席李霁野也由我陪着来看望丁玲。丁玲这回从沙发椅上站了起来,用双手握住李霁野的双手,哎呀,我们早就该见面啦。我们都是鲁迅培养的啊,都是在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呀!两个人紧握的双手久久没有松开。我看了很感动。

  孙犁听了也很感动,说丁玲是真性情的人,她压不垮也弯不了。我们请她吃顿饭吧。我说这顿饭可是难请,领导都出面了,你给他打招呼不打?他是来还是不来?孙犁又吃不消了。我说这样吧,我把你的想法说给丁玲,看她怎么说。

  丁玲连忙摆手,不要设宴,设宴谈笑风生,人人都在餐桌上开口,都是空话,我看我们还是实打实吧!你看这样,来看我的人很多,难道谈到中午就分手,连个饭也不吃吗?我看,还是吃了饭再走吧!可是,你能记账吗?

  我说,你尽管加菜,你留他们吃饭,统由我来报销。

  第一位吃到加菜的是一位女作家,她当初在打倒丁玲的运动中起了“冲锋陷阵”的作用,这回是硬着头皮来见丁玲的。丁玲居然不提这事,只问她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这位女作家特别感动,说丁玲的大度永世难忘。

  第二位吃加菜的是诗人鲁藜,他说他最佩服的一位作家莫过于丁玲,丁玲是把五四以来的新女性写到作品里的人,又是第一个在党的理论指引下,到群众当中去,写出长篇一部、中篇和短篇好几部的作家,她不光作品多,还在文艺工作中耕种得很勤奋,是个了不起的、有热情的文坛领导。

  这些语句都很深,我一直忘不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