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雄安新区容城东部的市民服务中心园区,参照北京城区中轴线布局的对称式、庭院式建筑映入眼帘,无人超市、刷脸入住酒店等智能应用引人注目,处处涌动着绿色、现代、智慧的气息。
“6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田地”。孙凡初到雄安时,街道路面坑洼不平,四层高楼屈指可数,大街上更是行人寥寥。
作为中铁建设物资公司一名工程物资保供人员,孙凡服务的第一个项目便是雄安第一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谈起当时108天紧急保障钢材供应的过程,他仍记忆犹新。
那时,他每天7点不到就来到项目工地,沟通当日到货车辆、指挥货车过磅卸货、协调下批物资发货。“从来没有正点吃过晚饭,晚上七八点吃饭算是早的,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项目完工时,原本胖乎乎的小伙子瘦了十五斤,白净的脸蛋也因长期泡在工地变得黝黑。
2020年5月,容东片区G组团G3标段项目施工团队跑步进场,进场不久便需要大量钢材。恰逢端午节假期,孙凡带领专供小组全员放弃休息,短短3天完成7000吨钢材进场,单日进场最高达2400吨,70辆满载钢材的车辆有序进入工地的场景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今,中铁建设物资公司已经服务新区51个项目,供应钢材总量超60万吨。
回望过去6年,孙凡感慨最对不住女儿,女儿和雄安新区“一样大”,今年也6岁了。然而,孙凡陪在女儿身边的日子,算下来平均每个月不到2天。女儿两岁时,还叫孙凡“叔叔”。
也许对孩子而言,孙凡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不过在同事眼里,他不仅是熟悉雄安道路、在施工程、规划建设的“雄安小百度”,更是任何供应难题都能解决的“好师傅”。
2020年8月,刚毕业的大学生孔民警来到雄安,主要工作是辅助孙凡在项目施工现场协调货车进场、卸货等工作。最初孙凡看到这个憨厚寡言的90后,直言“做保供服务的,不善沟通可不行”。后来,不论在办公室,还是在项目施工现场,总能看到孙凡、孔民警这对“师徒”成双出入。
2021年3月,容西片区安置房项目全面施工,平均每天钢材需求量达2000吨。由于需求量比较集中,有一回钢厂的生产跟不上,第二天的货无法出厂。孔民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师傅孙凡却十分冷静,同时与公司总部、项目部、钢厂三方沟通,将钢厂不能按时到货的品类从总部仓库直发。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孙凡带着孔民警24小时轮班跟踪发货和物流情况,最终顺利完成供应。
“我们不仅见证了雄安的变化,也与雄安共同成长”。曾经还是孙凡身后“小跟班”的孔民警,如今已能一人同时负责8个工程项目的物资供应。
2022年年初,雄东片区B单元安置房项目掀起大干热潮,孔民警还没过完春节假期就回到了项目。正月十五那天,他照例给妈妈打电话问候,电话那头却传来姐姐的声音。原来,他的妈妈是一位环卫工人,工作时出了严重车祸,幸好抢救及时,在重症监护室待了三天才转入普通病房。
家里人不想孔民警担心而耽误工作,一直隐瞒着他母亲出车祸的事。孔民警得知消息时已过去一周。他马不停蹄赶往老家,当他推开医院的房门,看见妈妈上身用医疗器械固定着,大腿被一圈圈绷带缠绕,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
“小警……”孔民警站在门口,被这一幕僵住了,他转身跑出病房,他跑到没人的楼道里,哭得像个孩子。
4月初春,白洋淀畔垂柳吐翠,碧波荡漾的淀面上,水鸟飞翔,游船穿梭,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创新坊片区小学项目建设正酣。又一批中铁建设物资人在这里续写新的奋斗故事。 文/胡娟娟 曹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