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1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在文物里的哲学(图)
王小柔
《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张曦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1月出版。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会告诉我们什么?除了可以鉴定年代的材质,可以赏析感受的艺术形式,可以遥想的历史和故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聆听的信息?

  本书通过公共博物馆里展示的72件历史文物,让读者感受到,文物就像琥珀一样,凝固了祖先眼中的宇宙、世界、他人和自己。中国文明和文化的DNA,就藏在这些琥珀里面。

  观念有形状吗?仔细想想,还真有。走进博物馆,那些展品全都是观念的形状。比如国家博物馆有一块“甲骨之王”,它可能取材于已经灭绝的动物圣水牛的肩胛骨,正反两面刻满了卜辞,记录了商王武丁在两个月之内四次占问神灵“十日之内是否有灾祸”的事情。卜辞中甚至还记录了甲骨占卜的完整流程,可见商王是多么痴迷祭祀。甚至到晚商时期发展出了“周祭”,一年之内周而复始、日日不断。祭祀的对象大部分时候是祖先神灵,偶尔也包括天神、地示。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商王不厌其烦地想与神灵取得联系。从自己为什么牙疼,到关乎国家安全的祀戎大事,都要问一问祖先。他们相信,故去的祖先会通过甲骨裂痕,将神灵世界的秘密悄悄告诉自己。

  所以,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会告诉我们什么?除了可以鉴定年代的材质,可以赏析感受的艺术形式,可以遥想的历史和故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聆听的信息?在我们凝视它们的那一刻,可否感受到一种联结?那生生的气韵,汩汩的精神,通过物质形式,埋葬后重见天日,直达到我们这些现代人的面前。

  《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以恢宏的视野,通过公共博物馆里展示的72件历史文物,兴味盎然又颇具创造性地为读者解析了这种“气韵和联结”。文物并不是僵死的“东西”,而是一群曾经活过的人的思想、信仰和意图的表达,像琥珀一样,凝固了我们祖先眼中的宇宙、世界、他人和自己──谭公簋上所承载的周人的“天命观”,马王堆汉墓中的漆器和云气纹呈现出的“气化宇宙论”,“博山炉”上飘渺着的成仙和对不死的追求……中国文明和文化的DNA,就藏在这些琥珀里面。

  进入文明和文化视域之中的“物”,都附着了人性的纹理。一座山除非成为人性的观赏对象,否则不可能成为“风景”;一件人工物,哪怕只是一件日用器物,除非具备某种映合于人性的意义,否则根本不可能被制作出来。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进入文明和文化视域之中的“物”,都承载着人的想法、观念甚至思想。这本书里选择的文物,其实都是人性贯穿于物质、事件、时间和空间各个维度后叠加而形成的想法、观念和思想的载体。表面上看,这些文物是无言的,但实际上,他们向会心的人诉说着中华文明和文化的深沉故事。

  书中所选的文物,有的直接就是“通过制作而言说”,把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时代精神,有意图有计划有程序地安排为图像、造型或纹样。比如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一层层描绘两汉生死观、幸福观的内涵,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还有绘满精细云气纹的漆器,在端详它们时你无法忘记那种刻意营造出的万物联通感。

  《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上演了一场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大戏,从埋葬、祖先、巫师、天命,到禅道、天理、圣贤、信心,十八个主题,宛如十八幕,每一幕背后,都站着一群苦恼的先哲往圣,面对着他们的时代最重要的精神难题,热闹又孤独。所有的求索,贯穿其中的根本线索,就是对人性奥秘的困惑、思考和探寻。这些思想均有其“形状”,透过《观念的形状:文物里的中国哲学》,活泼泼地来到你的面前,等待着与你相遇的这一刻。

  哲学是一种思想和智慧,更是一种思想能力和思维方式。当第一位哲学家站在历史舞台上,人性也就跃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此,他们能提出最深奥、最根本的那些问题:人是什么?他们在宇宙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此生的幸福如何获得?死后的归宿又在何处?我们的祖先,以不同于西方文明先贤的方式,围绕这些最深奥的问题,产生出各种各样有关人性、宇宙、此生、来世的思考。两汉时是宇宙的样式,以及如何在人间对应地建起一个超大帝国;魏晋隋唐时,更关注本体论问题,以及如何使心灵悬搁在形而上的地方,逃脱变幻难测的尘世煎熬;到了宋元明,焦点又转向心灵本身,苦恼于如何活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灵生活方式。

  有的文物更是有意思,它们属于语言还没有办法表达思想之前,艺术的捷足先登。比如《溪山行旅图》和《早春图》。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提前一千年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国人应持有的心灵生活态度。对于一个读者来说,如果你没有时间去读《周易》、去读《周子通书》,那么静静地读这两幅画,也会体察到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也会被感动。

  书中四个部分分别对应四件主题文物:何尊(西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东汉)、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三国)、汝窑青瓷莲花温碗(北宋)。可以说,这四件文物是典型的“观念”的“形状”,即中国古典哲学的感性显现。以第一部分“祖先和我们”为例,其中包括埋葬、祖先、巫师、天命、哲学、孝敬六个关键词。“何尊”作为祖先埋葬的文物,底座镌刻的122个古老汉字保留了重要的历史与哲学内容:周文王膺受“天命”,所以“周”能够合法取代“商”统治人民,进而向“天”宣告“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何尊完整囊括了六个关键词蕴含的哲学观念。再以第四部分“心灵与世界”为例,“青瓷莲花温碗”虽制于北宋汝窑,但其空灵、安静、中和、朴素的风格,体现出宋、元、明哲学思想的一贯底色。进而言之,“温碗”是形状,也是文人“温婉”的心灵,更是禅道、天理、圣贤、人心四个关键词共同托举出的观念世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