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读倪钟之《我与曲艺七十年》
~~~
沽上
丛话
古籍中的津沽园林(八)~~~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2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谈戏
杨秀玲

  荏苒驹光又新春,癸卯兔年已到来。旧时每逢良辰佳节,均有应节戏以资点缀。例如元宵节上演《闹花灯》《斗牛宫》《上元夫人》《元宵迷》,清明节上演《蟠桃会》《小上坟》《状元谱》,端午节上演《雷峰塔》《混元盒》,七夕节上演《天河配》《鹊桥密誓》,中元节上演《盂兰盆会》,中秋节上演《嫦娥奔月》,重阳节上演《焚绵山》,除夕上演《小过年》,等等。

  旧历新年应节戏最多,届时各家戏园争相上演吉祥戏,有的海报直接贴出“吉祥新戏”。新年吉祥新戏大略如下:武生戏有《青石山》《英雄会》《翠凤楼》,旦角戏有《彩楼配》《百花亭》《马上缘》,生旦戏有《朱砂痣》《满床笏》《御碑亭》。这些戏均属于挂红戏,取大吉大利之意。后来《定军山》《镇潭州》《红鸾天禧》《双姣奇缘》《跳武财神》《跳加官》等也被列入春节吉祥戏上演的剧目。

  除夕,按照民俗例行接灶。剧中灶王,现今已很少见。以《打灶王》一剧为例,剧中的灶王,由丑行扮演,头戴硬胎无翅纱帽,穿青色素衣,脸化成黑色,后面一群小鬼,给灶王打着伞罩。这出戏由来已久,据《今乐考证》,在“附燕京本无名氏花部剧目”里有记载,转录自《燕兰小谱》。在《梅玉配》一剧中也有灶王,史料记载“揉脸于金黑软彩以外复饶火色,戴大排子打黑蓬头,左右各立两童,一穿红褶,一穿绿褶,分抱‘善罐’与‘恶罐’”。在《目连救母》一剧中,有一场“司命仪事”,以灶王为主,称灶王为“司命”,亦勾脸。扮演者上来先念定场诗:“世上谁能断火烟,火烟起处灶司专,人间喜恶祥祥记,晦日敷陈玉帝前。”然后再自报家门:“吾乃是傅家东厨司命灶君是也……”

  元宵佳节,各戏园上演的吉祥戏也不少,以资号召观客,如《闹花灯》《春秋笔》《元宵迷》《闹青州》等,有些与元宵节相关的内容还体现在剧情中,如《大名府》等,这些均为元宵节应景戏。若以纯正典雅著称,当数梅兰芳的《上元夫人》,1921年,梅兰芳先生将这出古装新戏搬上舞台。

  1921年元宵节过后,天津《大公报》刊载一则北京剧坛消息:“京剧大师梅兰芳没有按照戏班惯例上演传统应节戏,而是与业师陈德霖、名家王凤卿,以及弟子程砚秋合作了一出古装新戏《上元夫人》,在社会反响非常极其强烈。”《上元夫人》原是根据《汉武帝外传》及清人《钩弋宫传奇》衍化出来的一出秦腔,梅兰芳得好友相助,在秦腔的基础上改编成京剧。同时,他又根据昆曲《玉簪记·琴挑》和《孽海记·思凡》等传统剧目,吸取其表演方法加以综合糅化,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形象。梅兰芳饰演上元夫人,王凤卿饰演汉武帝,陈德霖饰演王母娘娘,萧长华饰演东方曼倩。该剧故事情节很简单,汉武帝刘彻求神仙、信方士,某日,王母娘娘和上元夫人带着伎乐侍从自天而降,汉武帝设宴款待,上元夫人当庭歌舞。这出戏之所以引起轰动,一方面舞台布景富丽堂皇,尽善尽美;另一方面梅兰芳的表演技艺精奥超群。他手中舞蹈道具只有一拂尘,拂尘是晋朝人挥尘清掸之“尘”,戏曲专业名词叫云帚。梅兰芳饰演的上元夫人服饰鲜艳,载歌载舞,或谐或庄。尤其他精心设计的拂尘舞蹈身段,姿态纷繁多样。这出戏今天看来内容空洞,情节单调,但经梅剧团灵活的舞台调度,场面热闹。再有这出戏角色虽多却不感到堆砌,几位主演都有戏可做,搭配十分默契。整台演出齐整严谨,观众无不为之倾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