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读倪钟之《我与曲艺七十年》
~~~
沽上
丛话
古籍中的津沽园林(八)~~~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2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绍兴的春节(图)
严国庆

  我此时站立的地方,是绍兴的鲁迅铜像文化广场。先生眼睛的前方,有一处向着天空舒展的创意柱,上面写满了先生的话。这些话,并不与春节相关,我却读出了绵长的牵挂: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从这里开始漫步,往广场周边的咸欢河、鲁迅路探寻,便缓缓走近了先生的精神原乡。“旧历的年底”“送灶的爆竹”“我的故乡鲁镇”“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无数的人们正是透过先生写在那个年代的《祝福》,读见他的长久凝望。

  往东再走几步,便是鲁迅少时与家人一起祝福过年的地方。那里的德寿堂还在,“祝福”用的那些家什、食物和礼式,在讲解员那里,就像是从鲁迅故里门前的河流里汲取一瓢水,轻轻地洒出来,每一滴都是故事。年近了,人也齐整了,德寿堂的一根根柱子经了年前“掸尘”的劳作,弄得清清爽爽,净则敬。祝福仪式的时间在夜里,讲究庄严肃穆。事前,平日爱出声的孩子就会受到大人的遍遍嘱咐。“祝福”的地点在正厅堂前,得打开大门。祭品供在往常可以容下八人的八仙桌上,那都是母亲鲁瑞备好的,她煮的全鸡、猪头等大件,称作“福礼”。

  满桌的“福礼”等供品怎么摆放,都有讲究。八仙桌前排右侧,是元宝,年糕做的。元宝底下,是排成井字形的糕点,有四条“如意年糕”围着它。红纸刻出的“寿”,覆在年糕上面。左侧装盘的,有粽子一串。另起一排的,是全鸡、猪头和鱼,头朝前,趴于几个盘中。一旁的杯子斟了黄酒,还有木耳、香菇、桂圆和莲子等干品供于其间。桌上祭祀的礼器,有锡制的烛台、香炉。

  开始了,先是男性当家人点燃香烛,家中的男丁手持三炷香,按辈分依次祭祀,行三跪九叩则为大礼。爷爷周福清、父亲周伯宜拜过,就是鲁迅和兄弟周作人、周建人行礼。他们一袭长衫,形神恭敬。跪拜之后,焚烧纸钱。接着,换上新烛,祭祀先人祖宗。至此,“祝福”意犹未尽,一家人坐下来,分好刚刚请过祖先的酒,大人和孩子都喝上一口。长辈会笑嘻嘻地说,喝过“散福酒”,福就接下了。灶间还在忙碌,此前烧煮“福礼”的汤汁里,下了年糕,吃过,以示新年新岁“年年高”。“散福”的余韵,便是“关门炮仗”。坚持得住的,“守岁”到天亮。一夜之后是新年。鲁迅和兄弟们早早起来,给祖辈和父母请安。

  讲解员姑娘稍停,郑重其事地补充一句:水乡绍兴的“祝福”,是我们城市乡村春节民俗中最看得见乡愁的礼仪。就如鲁迅《祝福》中说的,“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相传,这是古时祭奠忠臣义士的民间习俗,后来就演变成了水乡年俗。作为那个年代的大户人家,鲁迅家的春节祝福,就与先生的名字一起,铭刻进了这座城市的记忆。

  一声“祝福”,几多岁月。

  日子一脚跟着一脚往前。即便至今,老派一些的绍兴人不论再忙,仍会在春节时光里祭祀行礼,祈求来年,守祝福的情感于心间。礼式也许简化一点儿,而情感一点儿也没淡下去。“祝福”之礼,让人们在物质丰盈的年代里,依然懂得自己的来处。那一滴蘸在筷子头上、送到嘴边的“散福酒”,也同样是我的父亲一路陪伴我由少年而中年的念想。

  鲁迅故里门前那条河,静静地流。绍兴的春节文化,在我看来,也是祝福的文化。祝福的文化在这儿流淌着,又仿佛从这里弥漫开来。

  这里的人们,把“祝福”融在了日常。春节是有表情的。眼前河面上,一条走在最先的乌篷船,头尾各挂一个标着“春”字的灯笼,红彤彤的尾巴在河风里跳跃。划船的汉子说,那是大学放假回来的丫头给弄的。河岸一处门上,贴了很新很大的福字,字是倒过来贴的,这已成民俗的细节,意思是福到了我家。游人看见了,停下脚步,一遍遍地拍摄,带上“福”再走。听见老屋的窗户“吱”一响,探出一张男孩的脸,光打在他脸上,亮亮的,新新的。心里想,春节不就在视觉里吗?

  人们把“祝福”迎进了食俗里。水乡的街河之畔,满廊满廊的酱制肉食,构成吉庆的图像。这些从传统酱料里浸润出来的食物,是人们献给这个时节的创造。酱一酱的手艺,是水乡人年俗的特写。可以过早,可以下酒,可以慰一路风尘,可以把这些酱过、晒干或风干的鸡鸭鱼肉,连同思念,包装在一起,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这中间的一些食物,鲁迅家百年前的餐桌上有过,鲁迅的菜谱和作品里写过;现在,他写过的依然还有,他没有写过和见过的,也一年一年地、一样一样地多了起来。酱料的品类多了,滋味和营养也就丰富得多。还不只有陆地、水上的食物,海中美味也激发着乡人的想象与创造,近在屋檐下。绍兴的春节,不就在味觉里吗?是,也不是。味可尝,而这里的人们智慧利用自然万物,让人体味的,还有这些物产与自然清朗的风和光、现代时尚的油与料相逢的融洽。这里有味觉,更有一个个走在今日的“鲁镇”迎来阳光的舒展。

  热爱阳光的人们懂得幸福。人们把“祝福”酿进酒里。在城市和乡村,遇见上了年岁、戴一顶乌毡帽的老伯在街边踱步,笑问他们,十有七八就是一个懂酒的人。入了冬,办好酒药,备好当年稻米,弄干净那只缸,这时江南水乡的温度适合冬酿。过上几天,酒香藏也藏不住,就会在屋子里头飘来飘去;尝一口,老者心里就有数,这酒做得地道还是不地道。一个春节,自家喝也就足够,客人来了,喝过,还可以自己动手舀一壶走。这酒如果到了城里,分量就不一样了,不可一口干,得缓缓地尝。酒里捎带的饭粒,放在舌尖上,你能琢磨出田野的气息和滋味来。酒是好酒,好酒便好客。一家家黄酒大厂,排满酒缸、酒坛子的酿酒工厂望不到边,只有醇香在鼻尖。又一年“好客”的故事和日子,要在这里酿成、出发……

  若干年之前,我和我的同事策划,诚邀一代名家阎肃先生写歌。他从鲁迅的作品和绍兴的文化里寻找素材和灵感,写下了后来由作曲家孟庆云谱曲、歌唱家谭晶演唱的《水乡吟》。今夜,我的思绪又一次走进歌声里:镜湖稽山我家园,禹陵兰亭耀江南。青史刻进石板路,烟云缀满乌篷船。朗月清风照家园,古城今朝赋新篇……流光溢彩迎远客,楼台笙歌庆丰年。沈园柳如绡,耶溪水若蓝……兰桂飘香韵,城乡共扬帆……八百名桥连四海,一路春光花正艳……青藤百草看不尽,咸亨老酒醉也甜……

  我的心潮澎湃着水乡家园的亲切温暖。“楼台笙歌庆丰年”──国之丰、家之丰、人生之丰,给岁岁年年之祝福以无穷希望和力量。我们总是热情满怀地出发。春节,真的就好比是仪式感十足的集合和启程。集合在“祝福”声里,然后,向着祝福的方向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