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21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的中国年(图)
刘景周 题图摄影:姜晓龙

  中国人过大年,一律要把生活水平提高到顶级。吃最好的,穿最新的,消费起来最放纵,是最不惜、最舍得的时候。好像一年到头的辛苦奔波,就是为这个节点积攒能量。在精神层面上,本来匀速的生活节律,在此时间进入高潮。努力攒簇一种火火爆爆的气氛。每家每户都在倾其所能打造和享受自家的最好。

  俗话说:“馋嘴猫,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馋字的意思正解是贪嘴,但,就这句俗语形成的年代而言,更应该解释为缺嘴。一年到头,难得有几餐像样的饭菜的人们,过年就进入了解馋的理想世界。绝不像今天,特别是孩子,万千食品铺天盖地,想吃就有,挑食的多,馋字已成生僻古典,早已不知什么叫做馋了。

  腊八粥,最能诠释一个“年”字。年字的篆书拆开是千禾,从禾,千声。《榖梁传》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腊八粥的五谷俱全,正是把大有年来了一次彰显。马三立先生在相声《开粥厂》里提到过腊八粥,所列“米料全份”竟有十八样之多:“一斤江米,一斤黄米,一斤大麦米,四两菱角米;半斤绿豆,半斤红豇豆,半斤小豆,一斤生栗子,二斤小枣,半斤核桃仁,四两冰砂糖,二斤潮白糖,二两玫瑰,二两木樨,二两青丝,二两红丝,二两葡萄干儿,二两桂圆肉。”一碗粥,一碗本年丰收的吉庆,一碗来年丰收的祈盼。锅里碗里,满宫满调的文化。

  老辈子过年,年味儿先从街市上浓起来。各种年货,吃的穿的戴的之外,最突出的就是祭祀用品的神码、香烛摊、年画墙和炮仗市。满墙的年画琳琅光艳,最招眼。戏出人物、历史故事、寿星福禄神,梁祝楼台、白蛇娘子、牛郎织女、水泊梁山……它们将在百姓打扫过的土墙之上,给过年展现一份簇新的感觉。清代宝坻李光庭诗说:“赚得儿童喜,能生蓬荜辉。耕桑图最好,仿佛一家肥。”既然年字的意义表示五谷丰登,那么耕桑图的画面,便是最贴切的年景披露。此外,娇艳靓丽的美人图,笑靥美眉,最会触发人间爱心。画上稚嫩可爱的大胖小子,也专能慰藉求子心切的父母。一纸薄薄的年画,不仅给全家带来好心情,还给小学生带来课外知识,给前来聊天的亲友带来新鲜的话题。

  炮仗市是年关最火爆的地方。几家鞭炮烟花摊,竞相拼比着燃放,长竿挑处,噼噼啪啪,声动数条街衢。这声音,是向大千世界的宣言,预示年关在即。即使远在边地的人们,也皆震响充塞,不绝于耳。不由得意识到,呃,年来了。

  腊月二十三,是过年之“过”程的开始,这个过程,念叨在孩子们的嘴上,已成谣谚。“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幸而有了这些谣谚,才延续了年俗的传统意识,使其超越现代普世光景而保留。

  祭灶俗在曾经是盐场重地的天津近海之区,有着特殊的愿景意义。盐场起于灶户,灶,曾是盐民的养命之源啊!民间祭灶,就是把旧的灶神纸码烧化,到除夕再换上新的神祇,即所谓灶王爷上天。祭灶所用,马三立的相声说有:“千张纸,元宝,蜡一份儿,一张烧挂,半斤南糖,一斤关东糖,五个糖瓜儿,十个糖饼儿,一捧炒豆,一个酸面儿火烧,外加一把草料。”说好话,俗谓嘴甜。这就是祭灶用很多甜食的原因吧。炒豆和草料,给灶神喂马,嘴里还要念:“长草大料,喂得马欢跳。”这其实都是家庭主妇们按人事想象的灶神的起居行藏。神本无存,但人心却会塑造。所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但应该说,天津祭灶,是近海灶户对大自然敬畏的精神遗存。灶神画,画的大约是一个家庭的愿景吧,它有鸡又有狗,俗话说:“狗上炕,一年旺;鸡上炕,一年丧。”灶画上有狗的一边,要挨着炕贴。

  接下来,扫房,糊窗,杀鸡宰猪,置办年货,一切为了除旧迎新的一次祭祀,一餐极尽丰盛的酒饭,一顿两年分界的饺子。年货以丰富是取。马三立相声说:“给鲜果供一堂,素供一堂,酥油月饼一堂,面鲜一堂,灶王前一样儿三碗,重素墩一对,大双包一对,小双包一对,小红包一对,以上共六堂。供碗儿二十八个,供花儿六堂,红石榴花儿五朵,祭财神羊肉一块。外要一把红头绳,一包年饭果儿,外边挂灯钱,一个铺垫儿,五副春对儿,街门对,屋门对,佛前对,财神对,灶王对,福字、佛字,横批、斗方,‘出门见喜’‘抬头见喜’五个春条,两把掸子,一束藏香,一个钹盔、一个灶王龛。十盏红灯花儿,十盏白灯花儿,十盏黄灯花儿,三十张挂缎儿,石门对儿门神一张。一张加官儿,一张天地码,财神满张,通俗对儿一丈。一张财神方位单,一本宪书,一个红喜灯,十刀烧纸,十把麻经儿,十个麻雷子,五个二踢角,三挂南鞭,一封高香,一封线儿香,十盘盘香,一匣白素锭,二两胰子,二两爆花,十张红棉,两盒扑粉,一罐儿桂花油。二百斤烟儿煤,一百斤硬煤,五十斤煤球儿,十斤木炭,二百斤劈柴,二百斤高白面,三升高白米,二升绿豆,二升青黄豆,十个大馒头,一百个小馒头,二斤黄年糕,二斤白年糕,二斤蜂糕,一百年糕坨儿,五斤牛肉,五斤羊肉,一个羊肚子,一个牛肚子,带肝八肺头一个,一对野鸡,一对野兔,一块团粉,一块鹿肉,两只肥母鸡,一只鸭子,一只关东鹅,二百斤白菜,二百斤酸菜,十把菠菜,两捆韭菜,二斤红萝卜,一捆香菜,二斤山药,一斤水笋,十块香干儿,十块菜干儿,半斤海蜇,十个鸡子儿,五个松花,五个鸭子儿,二斤黑黄酱,四两芝麻酱,半斤疙瘩头,半斤咸萝卜,一包酱菜,四两卤虾油,一罐腊八醋,一包花椒,一包大料,一包五香面儿,一包红粬,五斤大八件儿,二百素元宵。一副麻将牌,一副啪司牌,两副纸牌,一副天九牌,六个骰子,一个宝盒……”其所罗列,固然不会家家如此,但也确实志录了曾经有过的年俗。

  “二十九,贴到有。”春联加吊钱,家家门楣鲜红,一个街筒子也就披了新妆。李光庭有诗赞美:“花牓新莺谷,云封老鹤巢。误它寻垒燕,华屋认衡茅。”春联贴的莺谷鹤巢之地也不空过,燕子也会迷失筑巢的家门。这是只有过年才有的景象。

  除夕不唯敬神,更重要的是祭祖,是生人团聚的延伸,不仅亲族齐聚,更要和三代宗亲共度佳节。一次祖坟祭扫,不可或缺。一炷馨香,把家堂摆上供桌,晚辈向老辈行礼如仪,家人为延续香火而守夜,一番独有的生活秩序,此时展现。这个新旧交替的夜啊,对人们太重要了,怎肯轻易把它交给睡眠。

  团聚、祭祀、无眠,三百六十五个日子里,也或存在,但在除夕这一日,它是必须。它是举国家庭一次共同的作为。年,一个巅峰的时日。

  题图摄影:姜晓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