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天博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开展 《雪景寒林图》真迹再亮相~~~
~~~
青春有腔调
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在津城火热开展~~~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2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博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开展 《雪景寒林图》真迹再亮相
珍贵文物再现宋元文化高峰
本报记者 刘茵

  为了再现宋元时期中国又一个文化高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津博物馆原创展览“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于2022年12月17日在该馆二楼精品厅开展。

  超七成文物首次展出

  我国宋元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政权由并立到统一,文化达到了一个繁荣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独特风格的高峰。

  展览分为序章和四大单元,以宋元时期瓷器、玉器、铜器、书画、玺印、文房等各类文物展示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序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纵览宋元文明;第一单元──瓷海流光,展现宋元时期瓷器大发展,达到历史高峰的特色;第二单元──翰墨雅韵,以书画、文房精品,展现这一时期的文人意趣及艺术特色;第三单元──博古撷珍,展示继承传统,并结合时代审美进行创新发展的仿古器;第四单元──琳琅美玉,展现宋、辽、金、元等玉器的不同特色。

  展览深入挖掘馆藏文物,汇集各类文物精品百余件,一、二级品等珍贵文物超半数,展览中七成多的文物为首次展出。其中宋代错金银蟠虺纹壶、金代双鹿柞树纹玉饰等珍贵文物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策展人、天博器物研究部副主任李君告诉记者:“秋山玉是辽金元的代表玉器。双鹿柞树纹玉饰是典型的秋山玉。玉身呈青色,大部分带有褐黄色沁斑,随形巧作镂雕。柞树呈褐黄色,树叶用细碎阴线雕琢。树丛中立两只小鹿,一只仰首前视,另一只驻足回首凝望,相互呼应,欲行又止,欢快活泼。背面稍作打磨处理。雕琢风格粗犷简约,构图丰满,展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

  《雪景寒林图》真迹时隔5年再亮相

  北宋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是天博的镇馆之宝之一。它也是现存于大陆唯一的范宽作品,为三拼大幅立轴。白雪皑皑中,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有冒雪出云之势。山麓水际边密林重重,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流水无波。全画布置严整,笔墨浓重润泽,皴擦、渲染并用,尽显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画面前景的树干中,隐约可见“臣范宽制”的署款。

  此画历经清代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鉴藏。1860年后流落民间,后为张翼、张叔诚父子收藏。1981年,张叔诚先生将其捐赠给国家。李君介绍:“上一次《雪景寒林图》真迹展出时间正值天博百岁华诞,这次为时隔5年后再次公开展出。由于书画类文物保护的特殊性,此真迹展出时长1个月,之后将换为复制品继续展出。其他书画作品也将进行调陈。”

  数字化展示让文物“活”起来

  展览现场,“一画一世界 沉浸式光影展”展区,令观者耳目一新,高山飞瀑、板桥寒泉、烟波浩渺……在这里,天博馆藏的五件文物《雪景寒林图》《岩阿琪树图》《山寺群峰图》《千岩万壑图》《青山红杏图》都“动”了起来,观众仿佛走入画中,感受古人的“诗情画意”。

  李君说:“这个数字化展厅,是天博与专业团队合作,以馆藏优势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数字化展示技术,采取分层渲染的方式,为观众构建的一个沉浸式宋画艺术展区。展区以三面投影的方式,打造馆藏精品的数字化展示,将艺术和数字展示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这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