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渤海潮~~~
思想会客厅~~~
金之平视线~~~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
深一度~~~
~~~
新视野~~~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0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一度
心理咨询不是“大忽悠”
张玥

  心理上遇到一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没想到对方只会大灌心灵鸡汤,或者极力推荐心理辅导课程,还有的连星象、塔罗牌占卜这种惊掉人下巴的方法都用上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遇上了大忽悠。而这种情形并不鲜见。

  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心理咨询平台和机构,咨询师动辄收费几千元,水平却参差不齐。不少人是在培训机构用几个月时间刷课时“速成”的,连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如江湖游医,根本不具备提供咨询服务的能力。而且深究起来,就算经过正规培训,他们最多也是拿到机构发放的“培训合格证”,距离真正能从业还相去甚远。

  2017年,人社部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本意是要把相关考试交由行业组织或协会负责,提高职业资格设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可是正如一位资深心理学专家所说,本应由市场跟进的水平评价和职业规范没有及时跟上,客观上导致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更低。从事心理咨询无需再考资格证,职业培训走过场,只要肯花钱“买”个培训合格证,就能把自己包装成咨询师。

  这其中,不乏想通过心理咨询赚大钱、赚快钱的人,为了利益,哪管自己懂不懂心理咨询。

  浑水摸鱼的多了,受伤害的咨询者就少不了。心理遇到问题的人,本就处在“剪不断、理还乱”的迷茫与困惑中,亟须“明白人”指点迷津,以消除负面情绪、减去压力乃至进行人格的完善与重塑。而一旦遇到庸医,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让“心理感冒”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由此,净化心理咨询服务市场,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对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与后期监督,将准入门槛提升到科学所要求的标准上来,就显得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平台也应成为“把关人”,特别是当前流行的线上平台,要采取相应措施将那些打着“导师”旗号实则水平低劣的人挡在门外。心理遇到问题的人通过平台来求助时,本身就体现出了一种信任。平台有责任将求助者引上一条洒满阳光的道路,而不是让求助者陷入更深的泥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