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面对家家户户都绕不开的养老话题,如何让夕阳生活别样红?在日前市政协组织召开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聚焦助力提升我市老龄工作质量水平,与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协商交流。
不调研,不发言。会前,政协委员们专题筹划,制定方案。召开知情明政通报会,向市民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运输委等与我市养老工作有关的政府部门摸实情。先后深入河西区、河东区、红桥区、和平区、津南区实地倾听老年人的心声……对调研成果反复修改论证,为开好专题协商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家里地面进行防滑处理、床边加装护栏和抓杆、如厕洗浴区安装扶手;在部分老旧小区内加装折叠椅、无障碍设施……简单的“微改造”就可以解决老年人的大问题。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是有效提升居家养老幸福感的又一条路径。
“当前,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需要下大功夫,要统筹整合现有资源,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配置利用。”对此,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副主委,TCL科技集团(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路志宏建议,在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打造微型交往空间。在楼道口、路旁小广场、宅旁空地和绿化带安置小型桌椅,建小型凉亭,方便下棋、打牌、聊天等相对静态的活动。也可安置露天健身器材,方便老年人活动。同时,在老人主要活动的景观节点、线性步道、面状区域中,改进或加装符合规范要求的无障碍设施。
众人拾柴火焰高。市政协委员、河东区政协主席刘树增认为,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需要集众人之力,“社会公众参与缺位、养老服务信息不对称、养老专业人才匮乏,这些都是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建议,以政府有限资金撬动市场养老服务消费需求,推动构建社会资本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人多重需求。在原有消费大场景下创新养老消费小场景,结合老人入户家政、健康管理、用餐取药需求等,设计适用于老人的消费套餐与场景体验,打造养老服务新业态。同时,逐步拓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加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壮大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的养老服务从业群体。
适老化改造,要“改”到老年人的心坎上。“围绕适老化改造工作中老人助浴问题,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助浴服务深受行动不便老人和家属的欢迎。”市政协常委、市总工会副主席葛英秋表示,目前,老年人对助浴需求大,但社会关注度不够;助浴风险大,但对应的“软件”保障不够;入户难度大,但对应的硬件措施不够,“应加大宣传力度,将为老助浴纳入‘民生工程’;加大培训力度,形成一支人员充足、技术过硬的‘老人助浴师’队伍;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相对统一的服务、收费标准,培育扶持一批助浴服务供给主体,让老人助浴服务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交流中,思想的碰撞化为行动的动力。“委员们的发言真可谓对‘症’下‘药’,既找出了适老化改造所面临的难题,又提出了颇具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我们一定抓紧梳理,与委员们一道,同心共绘适老化改造美好蓝图!”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要让委员的“金点子”变成开启老年人幸福之门的“金钥匙”,让这些“小改造”撬动老年人养老生活“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