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的王宇老人突发脑溢血,被儿子建国紧急送进了医院,由于抢救及时,终于脱离危险。事后,医生嘱咐建国,人虽然醒了,但不能再受刺激,一旦反复,病人会很危险。医生的话着实把建国吓坏了,生怕擅作主张,耽误了老爷子的治疗。于是赶紧通知弟弟建设,并给远在美国陪读的妹妹小丽打电话,让她赶紧回国。
听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小丽心急如焚,她安顿好在美国读高中的女儿,立马买了机票赶回古城。哥儿仨一见面,姑奶奶小丽就哭天抹泪儿地质问:“老爷子怎么会成这样了?一个星期前,我和老爸通电话,还好好的呢。”好像吃五谷杂粮的老父亲,永远不会生病。言外之意,是照顾老人的大哥两口子,虐待了老爷子,所以才导致犯病。
听了妹妹不中听的话,宽厚的建国并没对小丽心存芥蒂,他理解妹妹的心情,所以也不计较。他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好好商议一下老爷子的治疗方案,建设表示赞同大哥的想法。最后,哥儿仨形成一致意见,不惜一切代价救治老爷子,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在机关工作的建设,立马通过关系找到医院领导。几天后,老爷子便出了ICU,住进精心安排的贵宾病房。见到从美国赶回来的小丽和建国、建设哥儿俩,老爷子非常感慨自己能死里逃生。但他也是个明白人,清楚自己的病情随时都可能面临危险。可他还是宽慰三个孩子:“我没事儿了,你们都去忙吧!小丽啊,你把孩子一个人留在美国,时间长了可不行。老二,你是单位的领导,不能老请假,赶紧回去工作吧,这里有你大哥就行了。”最后,他还特别叮嘱建国:“你是老大,要支撑起这个家。”一番嘱托,说得孩子们眼泪汪汪的。看着浑身插满管子,躺在病榻上的老人,哥儿仨都期待父亲能早日康复。
一个星期后,老爷子还是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哥儿仨轮流值守。已是厅级干部的建设,哪儿受过这种罪,他认为医院的事儿都安排妥了,便借口自己被抽调到市里工作,短时间内不能回家,便和建国打个招呼,自此一去不回。
其实这段时间,小丽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人虽在医院,却始终放心不下远在美国的女儿。小丽见父亲病情稍微稳定,就跟大哥提出想回美国。建国想都没想就说:“你走吧,家里有我呢!”
作为家里的老大,建国确实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很有大哥范儿。这样,照看老爷子的活儿,全都落在建国一个人身上,根本顾不了家。时间一长,建国的媳妇儿可不干了,难免会说一些怪话:“这叫什么事儿啊,老爷子是你们哥儿仨的,为什么就你一个人管?平时老二忙,小丽又不在身边,咱们多照顾点也应该。可现在老爷子病得这么重,他们还都当甩手掌柜的,凭什么啊?将来老爷子真要是没了,遗产是不是都给你呀?”
一听媳妇儿说这话,建国可就急了:“你别老说丧气话好不好?他们都有事儿,我当大哥的多干点儿怎么了?”说完,就又到医院守老爷子去了。
一晃,又一个多月过去了。老爷子的病情仍不稳定,医生坚持留院治疗,这下真把建国累坏了,加上媳妇儿整天不停地唠叨,建国感到身心疲惫。天天守在父亲病床前,望着昏睡的老爷子,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建国想想自己吃不好、睡不好,老爷子清醒时,还总是问建设和小丽,他听着确实很委屈。想到媳妇儿的抱怨和唠叨,以及妹妹见面时的兴师问罪,就更觉得憋屈。
自从老娘去世,作为家里的老大,为了照顾老爷子,建国两口子便跟父亲住在一起。建设和小丽每次来看老爷子,都像是粘糖堆儿,点卯就走。这次老爷子病得这么重,他们仍是老样子,蜻蜓点水。他越想心里越不平衡,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他反躬自问,自己床前尽孝图什么啊?
正这样想着,父亲醒了。像往常一样,父亲又问起建设和小丽,并说想他们了。建国听了心生怨气,便没好气儿地对父亲说:“他们都不管您,您还老惦记他们干什么?”
“老大啊,我这有一天、没一天的,能不想他们吗?再有,你们哥儿仨要是凑齐了,我也想把后事儿交代一下。”
“您有啥想法就和我说,我帮您传达。”
“将来我走了,那200万元存款,你们哥儿仨平分;我的那房子,你和老二分。你妹妹是嫁出去的人,就没她的份儿了。”
建国听了父亲的话,觉得老人偏心:“为什么啊?老二平时不管您,还什么都有他一份儿。我们两口子伺候您这么多年,一点儿多余的光都没沾上,这不公平啊。”
父亲见建国说出如此无情的话,气得浑身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他喃喃地说了句:“老大啊,你这当大哥的真让我失望啊!”说完,便再次陷入昏迷。父亲病情恶化,媳妇儿问是怎么个情况?建国便把事情讲了一遍。媳妇儿听了,也责怪老爷子偏心,并对此耿耿于怀。她想出一个主意,让建国按照老爷子的口气,写了一份假遗嘱:父亲的存款,由建国、建设平分,房子留给长期照顾他的大哥建国。
事已至此,一贯老实巴交的建国,又有点儿犹豫:“这样合适吗?”媳妇儿看到丈夫这副熊样,安慰他说:“咱们该尽的义务都尽了,是老爷子和那哥儿俩对不起咱,也只能这样做了。”
听了这话,于心不忍的建国,算是得到一点安慰。他心想,自己的儿子已到结婚年龄,用老爷子的房子作为婚房,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建国借在医院看护父亲之际,将昏迷不醒的老人的手印,按在了自己写的遗嘱上。从此,老爷子再也没有醒过来……
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儿,建设和从美国赶回来的小丽,一起问建国:“大哥,父亲临终前有什么交代吗?”建国便拿出遗嘱递给他们。小丽一看就撺儿了:“凭什么没我的份儿?”
“遗嘱就是这么写的,我有什么办法?”
建设在一旁表态说:“大哥,这样不合适。”
“咱爸的财产就该三个人均分。”小丽强调。
建设随声附和:“我看可以。”
小丽和建设一唱一和,坐在一旁察言观色的建国媳妇儿,觉察势头不好,琢磨拙嘴笨腮的建国肯定不是对手,便以大嫂的身份数落起建设和小丽:“你们现在争这争那,平时都干什么去了?分遗产时你们倒来了!”
那哥儿俩也不含糊:“继承遗产是我们的权利。”“你们有权利,你们尽义务了吗?”建国怒怼道。
见丈夫为自己帮腔,媳妇儿更不怕闹翻了:“小丽,你女儿出国的钱,是不是老爷子给出的,为什么不平分呀?”这一问,还真把这姑奶奶给问住了。
确实有这回事儿。按说小丽家境不错,丈夫是大学教授,她出国前,曾是一家外资企业拿年薪的白领。可听说外孙女出国留学,女儿去陪读,老爷子便私下给了小丽80万元。
建设见小丽被哥嫂问住了,作为厅级干部的他,本来对遗产的事儿就有一搭、没一搭,属于“有枣没枣打三竿子”。为此,他打起了官腔:“大哥,要不让法院给判一下,判多少是多少,省得矫情。”这看似一般的套话,却起到了软硬兼施的作用。
建国听了为之一颤,心里还真是没底了:“老二,那你说该怎么办?”建设说:“让我说啊,房子,咱哥俩儿一人一半;钱,你和小丽两人分。”
听了建设的话,建国媳妇儿撕心裂肺地哭喊起来:“你们当官的太欺负人了!”建国一听媳妇声嘶力竭的哭声,也跟着入戏了,心中压抑的怨气瞬间爆发,再不顾忌什么大哥名分,失去理智的他,忘了遗嘱是自己写的,一时间,家里闹得不可开交。
建设一看大嫂说他当官的如何,怕她真发起飙来,说出更多没底线的话,不好收场。于是,他拉着急赤白脸的建国:“大哥,那你说到底该怎么分?”
看出建设不愿把事情闹大,建国就用没商量的口吻说:“我要房子,你和小丽分那200万元。”
建设思忖一会儿,把小丽拉到一旁问:“行吗?”
早已得过实惠的小丽,也属于“有枣没枣打三竿子”的主儿,从心里也不愿恋战,就想弄点钱赶紧回美国去。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建国终于得到了父亲那200多平方米的联排别墅。可时间不长,建国又额外继承了一份“遗产”:住进了父亲住过的同一家医院、同一间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