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科研进展
杨先生根据当时国际发展的趋势,指出要组织量子力学新进展讨论会,让大家注意有关量子力学的直接实验观测和理论。1994年春,我们在南开举办了第一次相关会议。当时约有40位国内学者参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郭光灿教授报告量子密码、朱清时教授报告光致手性改变等,都是很有启发性的专题。当时潘建伟也参加了会议,此后多年他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权威之一。这个会议举办到1997年,累计约250位学者与会。由于国内已大力关注这一方向,我们以后就不再举办了。还应提到的是,在1995年的那次大会上,何祚庥先生向当时蔓延的特异功能热发起了挑战,揭开了用科学分析和实验武器否定骗人招数的序幕。
南开数学所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以来,杨先生一直很重视科研进展。无论多忙,他都会定期跟我一起讨论学术和科研发展问题。有一件事,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我记忆深刻。那次杨先生从美国回来之前和我约好,由我去北京接他们夫妇,入住宾馆后我向杨先生汇报所里的事情,我们还要规划下一步的发展。我记得他回国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凑,还有中央电视台的讲座等。当晚我按时去机场接杨先生,我到那里时,看到教育部的领导们也来迎接杨先生。他们临时邀请杨先生参加钓鱼台国宾馆的一个规格很高的晚宴。杨先生说他已有约会了,谢绝了邀请。我觉得我可以改期向杨先生汇报,就说约会是否可以取消。杨先生当场说:“葛墨林,节外生枝。”杨师母在旁边阻止我,说: “你听他的。”我没敢再说话。杨先生后来告诉我,定下来的事情不能随便改。“我的时间安排很紧,这样改来改去就做不了事了,学术比宴会重要。”
那天,我们在王府饭店简单吃了顿饭,然后杨先生跟我讨论了很多有关理论物理研究室的事情,谈了国外学术最新发展的一些问题,也催促我们抓紧做。讨论过程让我受益颇多。回来后我就带着学生朝着杨先生指引的方向努力。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杨先生对国内科研发展的迫切期待。他是一个很简单的人,认准的事会尽心尽力去做,至于有些处理方式会不会得罪人,他也没多想。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一次,杨先生对我说,他以后要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清华。杨先生对清华的情结是很浓厚的。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先生是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学成回国的,回来后在清华做数学系教授,也担任过数学系的领导职务,后来在西南联大也做过数学系的系主任,对中国数学学科的发展有很好的推进。西南联大解散时杨武之先生写的数学系总结,现在仍保存在南开大学档案馆,后由华罗庚先生的女儿组织发表。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