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新农村关注
走进乡村看发展
津南区八里台镇西小站村以“党建+文旅+低碳”模式走出特色之路~~~
乡村走笔~~~
~~~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农村关注
走进乡村看发展
津南区八里台镇西小站村以“党建+文旅+低碳”模式走出特色之路
向美而行 小村蝶变(图)
本报记者 杜洋洋
① 风景如画的西小站村
② 村里的妇女登台展示艺术风采
③ 精心演出,让红色文化代代传承
④ 这套院落带给村民丰富的精神世界

  乡村美如画,丰收稻谷香。沿着津港公路向南20多公里,从双顺路驱车驶入八里台镇西小站村,但见街道干净、村容整洁、鸟语花香、老少和乐,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跃然眼前。

  西小站村位于双城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现有536户,共1544名村民。2021年村集体收入101万元,是天津市首批启动的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村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西小站村充分发挥党组织轴心作用,以“党建+文旅+低碳”特色村建设为契机,紧抓“低碳乡村”“数字乡村”“文旅乡村”三大发展主线,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走出了具有西小站村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在西小站村,有这样一家特殊的“银行”,村民存进去的“本金”是一次次的志愿服务,收获的“利息”则是油盐酱醋、锅碗瓢盆等日用品。

  “二婶儿,今天又干什么好事了?”

  “我和二姑把咱村口的草清理了。”

  “行,我给你和二姑一人加2分。”

  村委会内,村党支部副书记席惠康正在给村民王桂云的“存折”登记加分。

  此时,村“积分银行”内,村民张秀红正手拿红皮“存折”,用里面的150积分兑换了不锈钢壶、洗菜盆等生活用品。一段时间以来,张秀红参与了入户帮助低保户打扫卫生等志愿服务,“存折”上也清晰记录着每笔“交易”及相应积分。

  “本来参加志愿服务就是无私奉献,不图什么回报,但是现在村委会把我们每次志愿服务都算成积分,并且还能兑换一些奖品,大伙儿都非常开心,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也激励着我们把今后的志愿服务做得更好。”村民王桂云说。据介绍,2019年至今,西小站村创新基层治理新方法,坚持党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抓手,深化落实志愿服务精神,探索实施“积分银行”制度并不断完善。

  “积分存折”的推出,大大地提高了村民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席惠康说,通过积分制管理,让乡村治理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让村民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引导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村民的幸福感更加强了!

  “我们成立了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后勤工作人员、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志愿者代表构成的积分理事会,具体负责制定积分制实施细则和积分审核认定,并策划组织了各类积分制管理活动,同时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市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副处长、西小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潘晨光介绍说,积分的内容分为十大类:爱党爱国、遵纪守法、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家庭美德、公益美德、移风易俗、兴业致富、低碳行为、荣誉称号。理事会建立管理台账,加分项主要由村民主动申报,扣分项由积分理事会掌握相关事实后讨论形成决议通知本户并公开,做到一日一记录。

  以文化乡,春风化雨,育人无声。“积分银行”的建立,进一步点燃了志愿者的热情。志愿者自发新组建了巾帼志愿者团队、低碳宣传志愿服务队等7支志愿服务队,为村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献计出力。

  “今年,我们还计划搭建一个可视西小站村乡村治理总控平台,平台包括村域范围内实时监控、村务党务公开、‘积分银行’行为公示等内容。我们将积分系统数字化,进一步扩大‘积分银行’覆盖面,实行线上核实核销积分,并可通过总控平台查询积分,兑换相应物质奖励。”潘晨光介绍说,以“积分银行”数字化系统为平台,将进一步推动农村党建和村务管理智慧化、应急管理智能化、村集体资源信息化、农产品销售电商化,拓展“积分+购物”“积分+社会化服务”“积分+康养”等板块,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深化就业创业信息服务,促进村民生活品质再提升。

  与此同时,西小站村还将低碳内容融入“积分银行”之中,探索以积分制激励机制广泛调动村民参与低碳减排行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漫步在西小站村军粮路,绕过路旁蔽日的绿树,一处别致的小庭院映入眼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路鑫告诉记者,这里住着的是任大娘,今年79岁,1人,因喜欢田园生活,去年来到西小站村定居。

  “我这个房子160平方米,有三个卧室、一间厅堂、一个餐厅、一个书房还有一个阳台和一片小菜地。”任大娘一边带记者参观着,一边饶有兴致地介绍起来。任大娘告诉记者,房屋均采用了低碳环保设计,屋内冬暖夏凉,除三伏天和三九天基本用不到降温和取暖设施。房屋正中间是一个超过50平方米的阳光房,阳光房以玻璃材料覆盖,保温材料尽显低碳、绿色、环保的主题。记者看到,房后是任大娘自己精心呵护的一片小菜园,种有黄瓜、辣椒、豆角、还有玉米。“乐享”低碳生活的任大娘还经常给街坊邻居科普低碳知识,倡导大家绿色生活、绿色出行。

  “红色基因”带动“绿色旅游”

  这两年,西小站村明确了“红色”和“绿色”两条发展主线,推动产业整合,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潘晨光介绍说,“红色”,即深度挖掘西小站村革命时期的送军粮历史和解放后到中南海展演的红色剧目历史,打造“重塑军民情·我要送军粮”红色学习教育基地,面向全市大、中、小学生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学员干部开展红色党史教育。“绿色”,即不断深化“小站稻”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做强村农业合作社,将村民承包地全部流转到村集体,整体对外发包,推动规模种植、精品种植。

  据介绍,西小站村有着传承数十年的红色基因。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有着家家户户抢稻谷送军粮的历史,红色村庄的名声享誉津沽大地。2021年,深挖送军粮的红色记忆,西小站村打造了“重塑军民情·我要送军粮”红色教育研学基地。游客们穿上军装,扛着“枪”,推着独轮车,装着“粮草”“弹药”,历经一个小时,走完各种障碍,感受当初革命战争的艰辛,重温军民鱼水情。

  新引进的数字博物馆项目是天津首家天津博物馆数字移动博物馆分馆,位于西小站村史风物馆旁。其运用5G+VR+AR技术打造没有围墙的数字博物馆,不仅能让百姓不出村就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也为特色乡村旅游增添亮点。

  近年来,以党史教育、红色旅游为核心,以绿色生态、田园休闲为特色的八里台镇西小站村旅游项目建设初具规模。在2021年旅游节点包括状元湖、西光剧社、军粮路、村史风物馆和天津博物馆数字移动分馆、大漆葫芦坊、特色民宿等。2021年实现文旅收入25万余元,在村集体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西小站村村民的就业增收。

  “这两年,到村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从去年开始,我就加入了村里的导游队伍,照顾老人、回家做饭啥都不耽误,一个月还能挣两千块钱,家门口就业让我觉得特别幸福!”58岁的村民杨大姐喜滋滋地说。

  如今,西小站村已有5家民宿开门纳客,有10位“西小站大厨”参与到了民宿经营中来,“大厨们”每月有上千元的稳定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西小站村还利用农旅融合盘活特色农业。这个村拥有80座设施农业大棚、500亩的“小站稻田”、特色大棚等生态旅游项目,既可以进行农业科普,又可以进行生态采摘。自产的鸡蛋,自种的蔬菜,美味的农家饭,特色的民宿吸引游客纷纷前来,也同样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

  步入西小站村军粮路,向西望去,一片十余亩的菜地让人印象深刻,“智慧生态农庄”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这便是西小站村联合社会资本打造的智慧共享菜园,是集蔬菜种植、果园采摘、室外烧烤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参与性强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

  农庄共有85个区域,面向全市市民进行招租认领,顾客们可以选择自收自种和代收代种两种方式,2022年已经有超过90%的区域向外成功租赁,而且大多数顾客都选择了代收代种这种模式。“老农助理”这个岗位也应运而生。

  “轻轻松松就把活儿干了,还能挣一份工资,日子有盼头,干劲儿就更足了。”“老农助理”王大爷开心地说。

  “老农助理”给了村内30余位大爷再次发光发热的机会,不仅增加了一份收入,也锻炼了体魄,重拾农耕劳动的快乐。

  依托农田区域、乡村体验、艺术活动等载体,西小站村陆续推出全时全季旅游节庆活动,推动一、二、三产业转型提升和创意融合,打造全年旅游目的地。目前,西小站村节假日乡宴一席难求;大漆葫芦、掐丝珐琅等非遗工艺品供不应求;西小站村小站稻品牌小有名气。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路鑫说:“今后,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通过党建引领,持续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在发展‘美丽经济’上精耕细作,奋力绘就文旅融合与富民强村相互交融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