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渤海潮~~~
思想会客厅~~~
金之平视线~~~——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
深一度~~~
知与行~~~
锐评~~~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让“新农人”
成为“兴农人”
王司晨

  走进武清区河西务镇小沙河村兴有果蔬种植合作社,温室里的育苗床上一片碧绿,理事长郑学伟正带领100多名员工忙着育苗。郑学伟是土生土长的武清人,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钻研现代蔬菜育苗技术,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乡村振兴幸福路。

  “戏好要靠唱戏人”,乡村振兴既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还要留得住青年人才。乡村的美丽繁荣、生机勃勃体现在环境美、产业旺,也体现在人才兴。“新农人”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庄稼汉不同,他们思想活跃、知识丰富、接受新事物快,他们愿意返乡创业,关键一点是家乡有没有让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一直是束缚乡村发展的瓶颈,切实让“新农人”愿意返乡、扎根乡村,就要加大对返乡创业的支持,使利好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高返乡创业成功率。兴有果蔬种植合作社成立之初,缺少资金和技术,经营最困难的时候,村“两委”伸出援手,助力合作社申请加入了武清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后来,经过区镇两级牵线搭桥,和天津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建立合作,得到技术支持,还帮合作社申请到20万元免息贷款。得益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物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个性化消费持续增长等因素,“新农人”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舞台,年轻人也为乡村注入了活力。有“萝卜一哥”称号的王伟,通过网络直播,一年卖掉40万公斤萝卜,带动了武清田水铺水果萝卜销量;从职场回归农场的天津开心家庭农场董事长吕欣,通过引进现代种植技术,实现蓝莓规模化种植,带动村民就业……从这些年轻人身上,看到的不只是幸福乡村的今天,更是充满希望的明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