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新农村关注
走进乡村看发展
静海区推行“全域化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走笔~~~
~~~律师文化纵横谈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28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农村关注
走进乡村看发展
静海区推行“全域化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听他们说说村里的温暖事儿(图)
本报记者 杜洋洋 通讯员 陈泽宇
①王官屯的辣椒今年又大丰收了
②耕读之家记载着吕官屯的人文历史
③王官屯的大白菜给种植户带来了增收的喜悦
④吕官屯艺术陈列馆里展示着农民书法作品

  最近一段时间,静海区陈官屯镇开展了“星火接力,微光成炬──让榜样之光照亮初心”活动,他们寻找那些默默无闻的奋斗者,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评选出了来自基层一线的“揭榜人”。

  目前,活动已经吸引了近万人转发、点赞,已有11人揭榜。在掌声与呼声中,推动“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掀起了新一轮高潮。

  多点开花 浸润文明新风

  “星火接力、微光成炬,这不光是一个荣誉证书的事儿,这种精神会像星火一样,一直传递……”陈官屯镇党委书记李胜利手上,攥着一张合照。

  照片里,李胜利笑呵呵地站在右下角。背景是即将成熟的水稻、蓝天白云,每个人都站得很放松,笑得很单纯,像一张标准的全家福。

  除了他,照片里还有11个人,他们都揭开了“星火榜”的榜单。他们当中,有“爱管闲事”的保安、“算赔本儿账”的乡医、孝老敬老的好儿媳、“每天35000步”的驻村书记……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极其平凡。

  陈官屯镇是天津静海运河沿岸的一座千年古镇,镇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域内24个村庄,3万多口人。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为了使新时代文明实践“花开更盛”,激发每名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陈官屯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开展“星火接力,微光成炬”活动,让许多普普通通的村民,有了发光的机会。

  他们没有刻意地寻找感人的故事。和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样,这些上榜的人在各自的生活里,追寻、拼搏、坚强,感受着相似的快乐和幸福。

  他们弯着腰,在土地上播种、耕耘。渐渐地,某个不经意间,他们也成了一颗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中,托举起这个充满活力的乡村,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村民们的文明素养和道德修养,培育了文明乡风,浸润着百姓心田。

  倾情奉献 共筑振兴梦

  “肯定爱呀!谁会不爱自己的家呢?”运河岸边,王雅晶戴着遮阳帽,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

  王雅晶是市高院派驻吕官屯村的第一书记,去年10月份来到吕官屯村,开始了她和这个村子的不解之缘。清清瘦瘦、白白净净,是乡亲们对她的第一印象。在她的带领下,吕官屯村有了许多新变化、新气象……

  来到吕官屯村的第一天,王雅晶就爱上了这个地处运河边,历史悠久、水清岸绿的小村庄,一时间,打造特色文旅村的构想,便涌上了她的心头。

  每天,她都会拿着扫帚铁锨,在村里绕上三圈,把村子打扫得干净整洁。不论寒冬酷暑,微信运动里的35000步成了标配。渐渐地,大爷大妈们也眼熟了这个城里来的姑娘,在她的带动下,大家伙儿也纷纷主动参与到村子的建设当中。

  几个月下来,吕官屯村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优美。每逢周末,总会有不少游客沿着桃花堤,走进村子寻求一份乡野间的静谧。他们走上田间地头、走到运河堤岸,用相机记录着美丽的村庄。

  吕官屯村有“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优秀传统。一些故事,被一代代人记载成书,凝聚成一部60多万字的村史。这个不足1800人的村庄,40多年考出600多名大学生,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

  王雅晶将村史通读一遍,对村里的故事如数家珍,她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打造了吕官屯村村歌儿,办起了公众号,举办特色活动,使这里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与此同时,她还学起了村儿里话,用方言土话把干事创业的奋斗精神播撒在人们心中。

  就在今年,吕官屯带着“乡土风”和“文艺范”来到了人们面前。已有近2万人慕名而来,在耕读之家、村史馆、运河岸边流连忘返,王雅晶声情并茂地向游客讲述着吕官屯村的故事,脸上满是骄傲。眼下,一幅乡村振兴的瑰丽画卷已然在吕官屯村徐徐展开。

  同样上榜的,还有26年扎根乡土的乡村教师潘玉敏。照片里,她笑得特别灿烂。

  前不久,陈官屯镇的微信公众号,公布了第一期“星火榜”揭榜人。9月8日的推文里,每个人都有一张照片,周边围绕着一颗星星。

  为了照张好看点的照片,潘玉敏“破天荒”地染黑了头发。学校里的孩子们,第一眼见到她,都说“潘妈妈好年轻呀!”

  潘玉敏,今年50岁,是纪家庄小学的校长。平时,利落的短发,缕缕白丝。前几年,她偶尔还会把头发染黑,后来索性不管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头发染了,皱纹还在,谁也骗不过岁月”。

  潘玉敏说起话来语速很快,像放了一溜儿炮仗。时间一长,孩子们就记得这个爱笑爱聊的老师。连毕业好几年的学生,在路上碰巧遇到,隔着老远就会喊一声“潘妈妈好!”

  “不光是要做一名老师,我们还要做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港湾,有风雨了,他们会往我们的怀里停靠,倾诉自己的心事。等他们长大后,每当回忆起这段人生时,心里都会暖暖的,才能以同样的爱心回馈社会。”

  从1992年参加工作,潘玉敏就在纪家庄小学教书。那会儿,静海的教学资源远不及如今,能去城里上学,几乎是所有家长的执念。“站在田埂上,踮起脚尖望向远处的高楼……”潘玉敏的形容极为形象。

  “我当时就想,我们的老师都很优秀,我们的孩子从小在土地里长大,都更能吃苦。我们一定得努力把孩子们的成绩变得更好”,潘玉敏说这些话时,攥着拳头,她想表达出自己的坚决。

  教育就像种田,播下种子,用心浇灌。秋天里,它自然就会有属于自己的丰收。

  在她的耐心钻研下,纪家庄小学四次荣获区级教学先进单位。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升的同时,也变得更开心、更活泼了。

  从“潘姐姐”到“潘妈妈”,潘玉敏将青春献给了她深爱的教育工作,用26年时间扎根乡土,也让我们知道乡村教育事业的“每一颗星火”正愈发闪亮。

  “透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这些‘星星’可以相互链接,成为星海,照亮乡野。让大家知道,无论怎样的人生,都可以绚烂。”李胜利描述着心中的想法。

  微光成炬 集聚奋进力量

  真正的榜样,能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里,展现雄心壮志。

  这次活动,让陈官屯镇的党员干部深受鼓舞。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的历史性时刻,大家发自肺腑地写下了心得体会,讲述了自己对推进乡村振兴的见解,展开了一场群策群智的“头脑风暴”。

  王官屯村党务工作者林兢伟说:“我们要紧密贴合‘两辣一白’‘大旅游’‘挖掘运河文化’等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搞好乡村建设……”

  镇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李智策说:“哪怕只是一盘饺子、一次陪伴、一次谈心,我们都要想方设法把温暖送到乡亲们的心上……”

  镇工会副主席张静说:“乡亲们的事,都是大事,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当好百姓的‘贴心人’‘暖心人’‘知心人’……”

  李胜利说:“我们有一句口号,或者说心愿,就是‘愿今天所见一切生命,由于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快乐。’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追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以来,静海区以陈官屯镇为试点,着力推行“全域化文明实践”,开展了“星火接力,微光成炬”“大匠工坊”等特色系列活动,以文明实践“多点开花”,带动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如今,“星火接力,微光成炬”主题活动仍在继续,会有越来越多敢于“揭榜”的平凡人,被人们知晓。他们用汗水换来收获,以奋斗换来成功,以实干开拓进取,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交出乡村振兴高分答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