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话up主
陈明远 打开面塑艺术的传承思路(图)
本报记者 胡春萌

  面塑艺术被称为“中国雕塑的活化石”。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曹州面人代表性传承人、津派面塑传承人,陈明远一直在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对面塑艺术进行展示、传承。短视频、直播、线上课程等依托网络的现代传播方式,让他看到了传统面塑艺术走进当代人生活的新方式。

  让更多的人看到面塑艺术的美

  记者:您是如何开始在线上展示面塑艺术的呢?

  陈明远:我是2013年来到天津,一开始我在古文化街租了个小摊位,为游客现场塑像。当时我才刚知道有微信,我把自己每天的工作成果通过微信朋友圈的方式发出来,这样几年下来,积累了很多朋友和客户,这是我最原始的资源,后来还开了微博。在快手和抖音平台上发短视频,大概是2016年。

  我发的第一个短视频作品“济公”,播放量超过16万,我都惊着了。当时每天古文化街的客流量很多,也不可能几天之内就有16万人次看到我的作品吧。我突然意识到短视频这种方式的传播效果真的好。

  记者:可能那时候短视频刚刚兴起,大家对内容的需求比较强,您发第一条作品正好赶上“对”的时候。

  陈明远:那时候我拍得也不专业,但是发现很多人就喜欢看。我当时就想着这毕竟没有线下运营来得“实在”,就没有坚持,一年下来也没发几条,就没有意识到非遗传承这个事还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深耕一下,没有完全把在线上做短视频当作一个面塑艺术很重要的出口,还是在做着玩的过程中。不过这样慢慢做短视频,也积累了1万多“粉丝”,后来快手平台还让我入选了“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算是对我的一个鼓励。

  当时,我经常跟着天津市非遗中心到全国各地或出国做展示活动,随着走的地方越来越多,见到的各种艺术形式越来越多,眼界也打开了。不仅是我的创作开始融入了更多新的风格和元素,我对面塑非遗传承这件事,也有了更多的使命感。我开始进一步思考面塑艺术究竟要怎么传播出去这件事。而因为新冠疫情的到来,我开始重视起线上展示和教学。

  记者:因为防疫,线下的展销或者推广,大部分挪到线上了?

  陈明远:对,我们首先要生存。面塑这门艺术就是根植于民间的,你符合社会的需求,才能生存下去。通过线上展示,一部分“铁粉”就成了客户,线上订单就多了。

  有个订单我印象挺深,牛年春节时,我参加了央视“一年又一年”节目的拍摄,节目要求几位非遗传承人各做一个和牛有关的作品。一开始说让我做“牛魔王和孙悟空大战”的主题,我想想这不太符合春节的氛围,后来我做了一个“老子出关”的作品,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题材。节目在央视上播出以后反响特别好,很多人找我做“老子出关”的面塑。咱们天津本地的一个客户,从线下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我,没想到都阴差阳错没找到,最后还是偶然发现了我短视频平台的账号,才从线上联系到我的,最后下了订单。都是天津本地的,互相都见不着,最后还是通过短视频平台相遇,所以短视频这个社交功能还是很强大的。

  而且,疫情之后,线下课程开不了,于是我就尝试着进行线上直播教学,带着学员做一些小作品,一边做一边聊天,聊面塑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聊正在做的人物造像背后的故事,聊一些中国传统造像和西方雕塑的艺术特性,聊我采风时的见闻。没想到展示效果还挺好,吸引了很多观众。观众里有想学一门手艺的年轻人,有退休在家为了修身养性来学习面塑的老年人,还有学校里相关专业的老师想再学习的,也有就是单纯喜欢看的。我的直播间里很热闹、很轻松,大家有说有笑的,因为面塑它本身就有表演性,就很吸引人。

  这样做公益直播,大概坚持了一个月左右,有些“粉丝”就提出,希望开线上“课程”进行系统学习。一开始我都不知道怎么做收费的线上课程,还是“粉丝”一步步教我,最后在“人人讲”平台做了一个面塑课程。结果一上来就有100多个人来买这个课,远远超过线下课程人数。这几年我一直坚持做线上课程,现在线上听课的学员远比线下多,因为线下受场地限制很大。有时我也会做“公开课”,一堂“公开课”七八百人同时在线听课。而且目前七八成的线下学员也是先成为“粉丝”,然后通过线上方式联系我的。

  做手工是让自己静下来的一种方式

  记者:您觉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在线上看面塑创作的视频呢?

  陈明远:创作一个面塑作品,其实也是在和这个作品沟通,有一个精气神在里边。做面塑的过程,是作者把自己的精气神融入作品中的过程,心、眼、手还有面,它是融为一体的。通过短视频、直播,向观众展示整个创作过程,也是一个凝心静气的过程。

  我觉得有一部分人学习面塑艺术是因为职业需求,还有一部分人是把它作为一个情感的寄托,把它作为一个静下来修心的方式。我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有一些是脱产来学习面塑的。我一开始以为他们是单纯来学新东西的,后来深入了解了,发现他们是想借学习的机会到我的工作室静一静。现在线下学习的学生中,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我想线上有很多观众也是这样一个心态。

  记者:其实观众在“看”的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也是一个静心的过程。

  陈明远:“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有很多事物它是道器相通的。

  记者: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慢下来、静下来的生活。

  陈明远:现在这个时代发展,有人把它比喻成一架列车,文化就像是列车上的刹车。如果列车没有速度控制器,车就越来越快,它就会超速。我们人作为个体,在整个社会洪流中被推着往前走,可能越走越快,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让自己从容下来,有的时候是需要让自己慢下来停一停、等一等、想一想。你有想的这个过程,才能更好地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进,你没有想的这个过程,那就永远是慌乱地奔跑。

  其实我们静下来,不是说去放弃什么,反而是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去明白事情发展的规律,用更好的、更健康的心态去做更重要的事情。“用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