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购4部手机“七天无理由退货”遭拒
法院为何支持商家?

  上网购物,收到货时发现不合适、不满意怎么办?很多人都会选择“七天无理由退货”。顾客路先生就是如此,他在某购物平台的自营店上购买了4部手机,收到货物后他申请了“七天无理由退货”,却遭到商家拒绝,于是路先生将网购平台诉至法院,不过最终,法院支持了商家的做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2024年4月,路先生通过某电商平台的自营旗舰店下单购买了4部手机,共花费了2.1万多元。收到货后,路先生以“不满意手机摄像头像素”为由,申请了“七天无理由退货”,但遭到了平台的拒绝。

  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法官 高雅:(消费者)就(把手机)挂出去卖了,但是卖的价格是低于市场价。

  算下来,这4部手机“一进一出”,路先生一共损失了大约4000元钱。

  高雅:因为原告觉得可以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是由于电子商务平台拒绝了退货申请,导致手机没有办法进行退货,损失就应该由平台来承担。

  于是,路先生将这家电商平台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其赔偿自己因低价转卖手机导致的损失共计4000元。

  平台:

  “无理由”不等于无条件无限制

  对此,被告电商平台认为,“七天无理由退货”中的“无理由”并不等于“无条件”“无限制”。平台方梳理网购订单发现,原告路先生在半年时间里频繁下单后又申请退货退款,并非善意的消费者,并且他购买商品不以生活消费为目的,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

  被告电商平台委托诉讼代理人:原告大量购买手机,近半年购买手机70单共106部手机,大部分手机都申请了退货退款,生成售后单有77个。原告大量购买手机、频繁下单又退货退款的行为,显然超出了正常的生活消费需求,并非善意的消费者。

  半年手机退货售后77次

  为何如此频繁

  这份电商平台提供的证据资料可以看到,2024年1月至6月期间,原告路先生在平台上关于手机的退货售后单多达77个。那么,原告为什么要购买这么多部手机、又频繁地退货退款呢?

  路先生:新品上市我要买来试一下用一下,然后我觉得不满意就退了。

  在路先生看来,他只是在行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电商平台不应该拒绝自己的退货申请。

  那么,电商平台是否有权拒绝路先生的“七天无理由退货”申请呢?

  高雅:2014年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已经规定了,消费者在网购的时候是享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但是我们也要有条件地加以限制。

  高频次购买又退货

  不符合常理

  法官介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天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同时,该法第四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法官认为,本案中,原告半年时间内在涉案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共生成209个订单,其中购买手机70单共106部手机;购买商品后共生成87个退货售后单,关于手机的退货售后单共77个,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判断,这样的高退货率的确不合常理。

  高雅:结合原告这种高频次的购买又退货的行为,是不符合常理的,也不符合为了生活所需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而且原告说他实际上购买是为了试用新机,我们认为试用新机可以在线下实体店去查看商品详情,或者说观看测评去完成。原告的这种频繁的退换货行为,确实增加了企业和社会的经营成本,也不利于平台正常的交易规则。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属于对自身权利滥用

  法院审理认为,虽然法律规定网络购物的消费者享有依法退货的权利,但原告在半年内多次购买后退货的行为,反映其在购物时未能尽到起码的谨慎义务,在行使退货权利时过于随意,这种做法不合理地增加了企业和社会的成本,扰乱了平台正常的交易秩序,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违反了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是对自身权益的滥用。

  高雅:最终法院认为原告这种不合理、频繁购买又退货的行为,是属于滥用自己的无理由退货的权利,最终对于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的这项诉讼请求,法院是不予支持的。

  据央视《法治故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